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以退为进

四位阁臣联袂而来,从气势上,已经有了一种泰山压顶的感觉,他们差不多就是当今朝廷的中枢所在,换句话说,这四个人代表了整个国朝官府体系的意志。与他们做对,就是与为大明牧守天下的大小官长作对,也就是与帝国统治的基石作对。

嘉靖的态度也很客气,对四位老师执弟子礼,一本正经的听着他们的意见,以及对霍韬等人的不满,最后道:“四位爱卿,你们说的这些,朕已经明白了。朕虽然年轻,但并非任性妄为之君,也知道如何分辨忠奸。之所以把本章发下去,交群臣议,并不是要形成舆论,来威胁谁,也不是想要针对任何人。只是朝廷现在北有虏贼,南有倭患,西南之地,还有土司偶尔起来造反。朝廷要做的事很多,我们的时间很少。可是有关礼议的问题,过一段时间,就会出现一次,然后朝廷里就会闹成一团乱麻,太耽误时间了。朕想的是,一劳永逸,通过这次百官上本,让所有人都有机会说话,也都能看到别人说话,一次把道理都讲明白,以后,就不许在这个问题上浪费时间,反复探讨。现在我们多一些容忍,总好过一直被这些问题困绕下去,不知恩师觉得如何?”

杨廷和点点头“陛下说的确实极是,老臣也只是担心,一些大逆不道之言喧嚣尘上,被人误认为是万岁的意思。将来,于万岁名声有碍。”

“恩师有心了,朕想来,朝内文武,还是能分辨出这里的是非曲直,我们倒是不用过于担心。这段日子,因为这件事,让几位恩师大为费心,这是朕的不是。朕年纪轻,又是从安陆小地方来的,在王府也没管过事,真正要处理起一个国家的政务来,实在是有些力不从心,将来还要靠几位辅佐,朝廷才能运转下去。梁卿、毛卿、蒋卿,你们三位都是朕的师长,朕是不会让你们辞官的,这个江山,还离不开你们。”

会谈的气氛出乎意料的融洽,双方在一定范围内向对方露了底牌,表示了自己的底线所在,天子确实被内阁吓住了,担心因为自己的坚持,导致内阁集体辞职让整个帝国陷入瘫痪,不得不采取退让态度。这场群臣共议,只是为了将这事一锤定音,未来不再提及。至于霍韬、方献夫等要求尊献王为皇考的,将来也不会有太好的下场。

得到这个结果的梁储等人,心里还是比较满意的,又觉得自己这种行为,似乎有些强臣欺主,在接下来的会谈中,也向天子委婉的表示了一下歉意。随着皇帝年龄渐大,即使什么都不做,这些臣子,也会逐渐给他更多的尊重,但前提是,大家都不去触动底线。

等到出了皇宫,几人又到了杨府,已经有一大批翰林学士以及六部堂官聚集在杨府,就这份奏折发表看法,情绪也比较激动。杨廷和安抚了众人,将与天子会谈的情形传达下去,这些大臣悬着的心放下来,脸上也露出了笑意。

最后一批客人送走时,天色已经到了定更,杨廷和回到书房,坐在太师椅上闭目养神,良久之后,才回头看了一眼谈放鹤“放鹤,我有一种感觉,这一次,我们会输掉。”

“恩师,放鹤不是太明白,现在从局面上,我们占有优势。再者,天子已经答应了恩师,身为人君,不能出尔反尔。”

“这种观点,并不适用在我们这位皇帝身上,他的为人……这几年相处,我也已经看出来一些端倪。如果他今天跟我们针锋相对,寸步不让,那证明他其实没有底气,我们只要向前逼一逼,他最终还是会退下去。但他摆出的这种态度,却让我认定,他是故意示弱。我们手里的本钱,已经都摆在了桌面上,可是陛下手里还有奇兵。杨承祖是天子近臣,这种时候应该时刻不离皇帝左右的,可是今天在乾清宫,我并没有看到他,如果我所想不差的话,他是去准备人马,做好动手拿人的准备了。”

“厂卫?”谈放鹤想了想,又摇了摇头“动用厂卫,那声势就太浩大了,何况这次不是一两个人的事,而是朝中百官都去参与的事。如果厂卫动手抓人,大家不会坐视,他除非是把所有人都抓到诏狱里,到那个时候,又有谁为天子做事?”

“是啊,一直以来,我们想要制约天子,前提就是要团结。所有人联合起来,形成的力量,就可以让陛下也忌惮三分,正是靠着这种力量,我们才能与君王共天下,才能保证不出现桀纣之君,胡作非为。可是现在,大家并不够团结,顾鼎臣、严嵩、霍韬、方献夫……类似的大臣还会有很多。当支持天子的大臣,达到一定数量时,厂卫抓人,也就没有那么多顾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