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三章 登基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刺破云层,将光芒洒向整个京师。沉睡中的城市,逐渐苏醒,行人商贾开始按着自己的轨迹,开始了一天的生活。自从正德天子驾崩之后,京师百姓的生活,或多或少,都受到了一些影响。

国丧期间,禁止娱乐,整个京师生活的节奏,也全都被打乱了。生长在京师中的人,对于皇帝的更换,早就司空见惯了。大家全都等着,新君登基,然后就怎么活就怎么活下去。

新皇帝和内阁顶牛的消息,已经在京师里传了开来,大家前几天已经见识过一次,官员们列队迎驾,接着集体被放鸽子的事。寻思着,两下里还不知道要僵持到什么时候,才能有个定数。京里的百姓向来以消息灵通自诩,街头巷尾,大家都在议论着自己打听来的消息,显示着自己的博学。

今天起来之后,那些推车卖吃食的苦哈哈刚自推着推车出门,就被巡街的官军赶了回去,又让他们顶起了水盆,跪在长街两边接驾。

“这是新君又来了?到底新君和阁老,谁赢了这一次较量?”百姓们趁着仪仗未至,交头接耳,交换着有关这一切的信息。而那些官员,倒是比百姓们知道的多一些,至少他们可以确定,今天自己不会再被放一次鸽子。

郊外受笺,直接到奉天殿即位,算是大家各自退了一步。皇帝不再要求在乾清宫过夜,大臣们也不再要求他按着礼仪状上的安排行事。朱厚熜很懂得见好就收的道理,也就答应了进京接位,梁储、毛澄、崔元等迎接天子进京的大臣,终于确定了自己的迎立之功。原本陷入停滞的朝政,也终于可以恢复了正轨。

这种结局,可以算做是皆大欢喜,不过大家都心照不宣的回避一个事实:这一次的较量中,终究是内阁输给了嗣君,还是皇帝笑到了最后。

多亏杨廷和有先见之明,把那些外国使节全都赶了回去,否则的话,大明的家丑,怕是就要外传了。君相不合,日后的朝政上,多少会有些不稳,不过在眼下这个时间,大多数文武都是把宝押在了杨廷和这边,认定新君这个无本之木,在闹过孩子脾气后,最终是要屈服于首辅的。

庞大的仪仗接近了正阳门,杨廷和立在班首,看着那支庞大威武的队伍,心里实际上并没有自己那些部下的自信。这位新君,或许只是年轻人的任性,但若他并非任性,而是真的有主见,那么自己一手捧出来的,就是一个怪物了。不但自己的抱负不能施展,就连现在打造出来的格局,都要被毁弃殆尽。

“新君从安陆远来,于朝内并无根底,所仗着,袁宗皋、杨承祖等人而已。若是可以剪除新君羽翼,则只能倚重父亲。袁仲德年事已高,老迈不堪其用,江南江北风土不同,但是一个气候,就足以击垮他,其人不足为患。至于杨承祖,日后坐大,恐又为一江彬……父亲宜应早图。”

耳畔回响的,是儿子在昨天连夜返回京师途中,对自己的劝谏。不过杨廷和想了想,却还是不能接受这种观点,自己的儿子虽然聪明,不过还是缺少历练。

一个武臣,又没有外四家军那样的兵权在手,怎么能威胁的了自己?要剪除,还是得先从袁宗皋动手。皇帝虽然在这次的较量中,赢了内阁一回,不过只要朝内用的都是与自己志向相同之人,最终的胜利,肯定还是掌握在内阁的手里。

“大哥,原来这就是京师了?”象辂上的朱厚熜小声的发出了感慨,经过昨天晚上那一晚的驰骋,他现在身心皆愉,有着说不出的轻松。

一想到整个帝国即将归属于自己手中,那顶象征着无上权力的龙冠,即将戴在自己的头上,他的心脏在剧烈的跳动,想着找个人说说话,也只有这样,才能舒缓自己的心情。

杨承祖现在是不敢坐在象辂上的,不过作为贴身近卫,他始终骑着骏马在象辂旁边紧紧跟随。听天子问起,他点头道:“不错,这里就是京师了。这一砖一瓦,一草一木,皆是殿下的产业,这城中万千黎民,就都是您治下的子民。万里河山,表里山河,就都是您的产业了。”

与江南不修城墙的方针不同,京师地靠边陲,一旦北虏破了长城,就能很轻松的挥师城下。是以城墙修建的极为高大巍峨,在这些安陆人看来,这种巨城如果不是亲眼看到,简直不可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