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杯具
“徐二老爷,李大先生,幸会,幸会!”
大白天里,饮马河南岸,距离民团宿营地和凤凰台都不远的地方,陈家的头面人物陈惠陈大爷与徐鹏秋和李健楠见面了。这后两人一个是鲁山县第一大户徐家的二爷,也是鲁山县民团的练总,一个是鲁山县斯文败类的代表——讼棍行首。
李健楠这种人在平日之中都是秀才举人羞于之来往的,但是这种人跟衙门差役熟,跟大家大户的掌事者也熟。见了陈惠,眯笑着一张脸,说着好话。
“买卖?”
“买卖!”
“你陈家一月能炼多少铁?”
“陈家在伏牛山中有矿工铁匠三千人。”陈惠说出了一个让徐鹏秋目瞪口呆的数字。
“徐二爷可听过襄县的私铁窝点?实不相瞒,那里的铁料就有陈家的一份子。”陈惠又爆出一个让徐鹏秋惊呆的消息。
返回宿营地后,徐鹏秋在帐篷里转来转去,无法安定。陈惠爆出的这两个消息实在让他无法静下心来。
“二爷,襄县那一摊子可不是小打小闹就能折腾起的。那幕后之人拿钱砸,用人火并,摆平了整个许州,能量之大可想而知。为何不见他伸手捞一把陈家?”李健楠揪着山羊胡道。陈家的这点事儿,说到底就是一个知县、一个州同见财起意了,对于根基浅薄的人家来说,当然是弥天大祸。可对于那些大人物而言,不过是一两句话的事儿罢了。
陈惠说自家一个月能产十万斤好铁,这可就占到了襄县两三成的供货量了。陈家对于那幕后之人的重要性可想而知,如果陈惠说的是真的话,那幕后之人怎么就视而不见呢?
看陈惠出事后,陈家那几日的忙活,无头苍蝇一样瞎跑瞎撞。怎么也不像是背后有大人物的样子。
而且徐鹏秋和李健楠都知道,襄县窝点要倒了。襄县市面上已经有流言传说,襄县大半个月不见新货送到了。这阵子贩卖的全是储备。
不过徐鹏秋和李健楠还是没把向襄县窝点与陈家挂上钩,因为那种财力与陈家太不相称了。陈惠胡诌的‘十万斤好铁’和‘其中一份子’在两人心头深深地扎下了根。
宿营地中心,李钊的帐内。
衙役小声的将徐鹏秋与陈家会面的消息报给了李钊。李钊没什么反应。连州城首县的民团他都管不了了,他还能把徐鹏秋怎么着?
再跟常瑞搭伙搞掉徐家吗?先不说徐家的份量与陈家完全不同,就说常瑞还敢不敢这么干都是一个未知数。这次陈家打破县衙劫牢破狱,常瑞是连老婆都丢了的跳墙而逃,险些将自己都搭了进去。李天河、黄杓等落在陈家手里,虽然断了胳膊腿,却还能留下一条命,却没人敢保证常瑞这个罪魁祸首落到陈家手心里,还能保全一条性命。
吃一堑长一智。常瑞已经接受了教训,地方上的豪强大户,不是善茬。他们作为联系官府与百姓的一层存在物,真真的是存在即是合理。有必须的理由,有生存的实力。
在鲁山县,至少是在鲁山县,常瑞任期内绝对不敢再煽风点火了。
李钊心里很憋闷,但这口气他忍下了。人这一生谁不憋其口气呢。皇帝也不能万事顺心是不是?他现在所有的牵挂都寄托到开封府的回文上,李钊大出血五千两银子【常瑞给他打了一张两千两银子的欠条】,由知州王俊出面向开封府火速递上了一封公文。王俊王知州的面子还是比李钊这个州同大的,明面公文,暗地里使银子,能有什么结果就看巡抚衙门的回文了。
虽然他对阿思哈的节操很有信心,李钊坚信五千两银子足以买的巡抚大人高抬贵手,但事情不落到实处,他实在心神不宁啊。
回到凤凰台的陈家父子间也打破了寂静。陈鸣对陈惠爆出襄县窝点相关消息并不怎么赞同,这是陈惠坚持的。结果还差强人意,徐鹏秋对于铁料生意明显起了意。这让陈鸣很咂舌满清地方豪强大户家族的胆大包天。
基于对乾隆中前期满清国势强盛的认知,陈鸣对这个时候官府的估量一直是很强势的。而且陈家能发家,一个皂户之家能搂那大的家业,也符合他的认知。怎么徐家的胆量就这么大呢?
就因为徐鹏春是举人?徐家是鲁山县最大的士绅?不会这么简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