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荒郊凶迹

在讲述下面这个凶险的故事之前,先说说主人公僧人法长所在的龙门寺。

龙门寺为唐朝名寺,位于洛阳郊区的龙门山上,林木幽深,自为胜境,一如唐朝诗人陆海在《题龙门寺》中所描述的:“窗灯林霭里,闻磬水声中。更与龙华会,炉烟满夕风。”另一位诗人姚合有诗《寄东都分司白宾客》,在这首赠白居易的诗中也提到龙门寺:“阙下高眠过十旬,南宫印绶乞离身。诗中得意应千首,海内嫌官只一人。宾客分司真是隐,山泉绕宅岂辞贫。竹斋晚起多无事,唯到龙门寺里频!”在这里,提到晚年闲居洛阳的白居易最爱游览龙门寺。事实也正是如此。唐武宗会昌五年(公元845年),白居易与八位挚友结社于此(另说在香山寺),共明志趣,暇聚宴游,被称为“龙门九老”,又被称为“香山九老”。他们晚年的生活态度和对人生的理解,对后世为官者乃至隐逸之士影响甚大。前推不到二十年,即唐敬宗宝历年间(公元825年—827年),来自龙门寺的僧人法长,在他的老家郑州原武县遇到了人生中最恐怖的一件事。

那是一个闷热的夏天。在老家有些田产的法长,回家去收割庄稼。此夏干燥无雨,当日傍晚,干完活后,法长打发走了帮着收庄稼的雇工,自己一个人骑马行进在唐朝的原野上。暮色四合,收割后荒凉的土地,寥廓肃杀。法长骑马行于大野,走着走着,马不动了,即使用鞭子抽,仍不迈步。法长感到十分奇怪。再看那马,瞪着眼睛,向东凝视,似乎看到了什么。此时明月已出,法长随之而望,见数百步外有一物,轮廓模糊,模样不清,只能大致看到其颜色一如古树,猛然朝这边而来。法长惊惧,急忙掉转马头,跑到路边,于此潜伏下来,定睛观看。及近些,再看那物,是一团诡异的气体,有六七尺高,散发出鱼腥之气,同时还发出细微的声音。那团气体转悠了一下,又猛地离去。法长好奇,策马潜行,与其保持着数十步远的距离。

大约行了一里多地,来到一个村子,那团气体绕了几圈,突然钻进一户人家。法长驻马窥视,很快听到那户人家传出呼声:“车棚里的牛快死了,快来看!”没多长时间,又听到院里传出声音,说驴子突然倒地垂死。又过了一会儿,法长听到哭声从院里传来,随后出来一个仆佣模样的人,法长装作路过,问发生了什么事,仆佣惊道:“我家主人有个十几岁的孩子,刚才竟突然暴死!”话音未落,院中又传来哭声,间或不断,直到夜半哭声才渐渐少去。僧人法长见多识广,但此异景还是平生第一次遇到。他牵着马,如木石一般伫立在那户人家外,一时间不知道该去哪里。挨到天亮,法长将这一路所见告诉邻居,大家围在那户人家的门口,议论不已。此时,那家的院子,静寂无声。人们在好奇的等待中感到事情不好,于是破门而入:见其家十几口人皆横尸于地……

河南龙门寺僧法长者,郑州原武人。宝历中,尝自龙门归原武。家有田数顷,稔而未刈。一夕,因乘马行田间,马忽屹不前,虽鞭辄不动,唯瞪目东望,若有所见。时月明,随其望,数百步外有一物,如古木色,兀然而来。长惧,即回马,走道左数十步伺之。其物来渐近,乃白气,高六七尺,腥秽甚,愈于鲍肆,有声绵绵如呻吟,西望而去。长策马随其后,常远数十步。行一里余,至里民王氏家,遂突入焉。长驻马伺之,顷之,忽闻其家呼曰:“车宇下牛将死,可偕来视之。”又顷闻呼后舍驴蹶仆地,不可救。又顷,闻惊哭,有出者。长佯过讯之。曰:“主人有子十余岁,忽卒。”语未竟,又闻哭音,或惊叫,联联不已。夜分后,声渐少,迨明而绝。长骇异,即俱告其邻,偕来王氏居侦之。其中悄然无闻,因开户,而其家十余人皆死,鸡犬无存焉。(《宣室志》)

我们不知道法长和众邻居有着怎样的神情,但却可以想象那些暴死之人扭曲惊恐的面容。于是,我们急于知道:在死前,他们究竟看到了什么?

说起来,生活在唐朝的人们,大多是没有用文学手法凭空杜撰怪异之事的兴趣的,他们之所以记述怪异之事,往往是因为他们真的看到或听到了在当时还不能解释的异象。在此基础上,再作演绎。本故事即如此。故事中,在阴森的唐朝之夜,僧人法长于郊野中遭遇一团不知来头的气体,人遇之而暴死。这究竟是团什么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