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9章 竞争
朝廷要对西南用兵的消息,在晚上的时候,就已经传的满长安都是。
但是,很可惜,除了军方以及列侯们外,其他人的反应都很冷淡。
一则呢,现在八卦党的主力,游侠跟地痞无赖们,已经走掉很多了。
这些家伙跑的快的,甚至都已经过了辽东边墙,进入新化地界了,即使跑的慢一点的,也是蹭到了雒阳。
二则,西南那穷山僻壤的,能有什么?
有些关中的老人甚至还记得秦朝的时候,开发西南的事情。
“当年先父追随常将军,开发西南,修筑五尺道……西南那边穷啊,据先父所言,西南诸国之中,除了芋头,就是崇山峻岭了……”
当年,秦国为了开发西南,可是征发了数以万计的关中百姓,前去当地修筑道路。
西南地区如今的道路,基本都是秦国修筑的。
作为中国古典时代最典型的代表。
秦王朝,完全就是一个基建狂魔。
他的军队打到哪里,道路就要修到哪里。
山若拦我,我就凿山,水若挡我,我就挖运河。
对大秦帝国来说,这个世界,就不存在不能修路挖河的地方。
为了征服百越,秦军凿开湘江与漓江,让湖南与广西的水系合二为一。
为了北上草原,秦军在河套平原,建立起密密麻麻的烽燧台和军械库,更将直道延伸过去。
至于至今依然在联系着整个中国所有郡县和主要城市,让诸夏变成一个整体的秦直道,更是人类几乎不可能完成的奇迹工程。
然而,如此强大的一个基建狂魔,却在西南折戟沉沙。
面对西南复杂的地形和多变的环境。
纵然强如秦朝这样的军国主义政体,也只能选择开凿一条仅能供给人马通行的不足五尺的道路,称为五尺道。
即使如此,这条五尺道,实际上到秦朝灭亡之时,也只完成了不到一半的设计里程。
勉强只能算略通五尺道。
而为了开凿这条五尺道,秦王朝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数万民夫永远长眠在西南的崇山峻岭之中,大量的资源就向打了水漂一样,有去无回。
更重要的是——秦在西南,根本没有得到任何回报。
关中人,从来就不怕死,也不怕困难。
只要有好处,死算什么?困难又算什么?
当年为了支撑武安君白起的长平会战,整个秦国,上到八十老翁,下到十一二岁的孩子,老幼妇孺,全部上阵,为大军输送补给物资。
咬着牙齿,秦人将不可能变为可能。
长平一战,一举全歼赵国精锐主力,从此扫平了统一天下的最大障碍。
这样程度的全国动员和总体战战略实施与规划程度,哪怕是后世二十世纪初期的一战交战各国,恐怕也不过如此。
然而,倘若没有好处……
就像当年秦始皇开发西南地区一样,除了芋头,秦人在西南地区没有得到其他任何补偿。
既然如此,那大家自然不会愿意去西南的崇山峻岭里去跟蛮子们玩捉迷藏的游戏了。
这个记忆,在关中人身上是如此的深刻。
以至于几十年后的今天,当朝廷再次表露出想要去西南走一趟的时候。
关中百姓,没有跟之前一样,表达出任何踊跃的参军热情。
毕竟,可没有人想,跋涉千里,远征异域,冒着生命风险,去挖芋头……
当然了,也不是没有脑洞大的家伙。
在长安城中的某个偏僻的居民区里,来自吴地的一个士子正在闭门读书。
忽然,他听到房东家人在议论,朝廷要对西南动手的事情。
这人立刻丢下手中的书籍,站起身来,自语道:“此乃天赐吾以机遇也!”
这人姓杨,名政,字子策。
本是旧吴国会稽人,他的父亲,原来当过吴国的会籍某县县尉,也算得上是官宦之家的子弟。
但可惜,三年前吴王叛乱,而且还被朝廷迅速镇压。
他这个官宦子弟的身份就那么丢掉了——哪怕他父亲死的时候,吴王刘濞还依然是汉之宗伯,南疆柱国,但杀进来的汉军,可不管这些,一句话就将他打到了“吴逆余党”的行列之中。
虽然没有上那个罪官家眷名单,但是作为旧吴逆余党的子弟,想得到地方任用,甚至当官,简直是做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