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9章 枭雄
送走伊稚斜后,周亚夫就从屏风后面走了出来。
“丞相觉得,这位匈奴的右谷蠡王如何?”刘彻径直对周亚夫问道。
“回禀陛下,臣窃以为,此小人也,不足为谋……”周亚夫也不客气,直接道出了自己的看法。
刘彻呵呵的笑了一声。
古典中国的士大夫贵族阶级中的精英,基本都有着非常深重的道德洁癖。
譬如,现在站在刘彻眼前的这位大汉丞相。
在曾经的历史上,周亚夫罢相的最直接原因就是其坚决反对刘彻的老爹敕封包括卢它之在内的匈奴五归义候。
理由也很简单:彼其背主降陛下,陛下候之,则何以责人臣不守节者乎?
虽然当时的周亚夫,其实是一个几乎失去了理智,只想着恶心皇帝,好让自己回家种田的周亚夫。
但,从这个上面也能看出来一些周亚夫的意识形态。
周亚夫要是能跟伊稚斜这样的人看的对眼,那才叫见了鬼了。
刘彻站起身来,对周亚夫吩咐道:“右谷蠡王所求的事情,朕就交给丞相去办了……”
周亚夫闻言,微微一愣,但还是恭身拜道:“诺,臣谨奉诏!”
对于私德与公德,只要脑子还没被冲糊涂,周亚夫还是能清楚的分辨得出来的。
见周亚夫领命,刘彻也放下心来了。
原先他还是有些担心,周亚夫会抗拒这个可能会有伤名声的命令,甚至跟他顶牛,这才吩咐让周亚夫在屏风后旁听。
为的就是给周亚夫打个预防针,让他清楚,此事的干系非常重大,涉及到整个战略部署的大局。
至于,周亚夫能不能办成。
对此,刘彻毫不怀疑。
老刘家早就有了一整套完整的策反和动员、诱惑匈奴使团成员的程序和流程。
这次的任务,虽然难度高了点,一次性就要策反或者逼迫十几个匈奴使团成员“归义”。
但,有着伊稚斜配合,一切都会简单。
刘彻只需要看戏就好了。
随后两天,在公车署的匈奴使团驻地,接连上演了十几场“好戏”。
在伊稚斜或明或暗的帮助下,汉室的大鸿胪衙门,不费吹灰之力,就将整个匈奴使团里随行的大部分前汉人都给策反了。
在实际上,汉室策反这些前汉人,比起后世天朝收编公知还要简单。
毕竟,这些人,绝大多数,或是因为在中国犯罪或者贪污,因此畏罪潜逃到匈奴避祸的。或是因为自己觉得自己萌萌哒,人品学问一级棒,奈何朝廷瞎了眼,让自己这等大才,怀才不遇,因此,把心一横投了匈奴的。
对付这两种人,简直不要太简单了。
大鸿胪的官员,只是稍稍暗示了一下,抛出几根骨头,就立刻让他们“幡然醒悟”“迷途知返”了。
毕竟,论享受和待遇,还是汉朝官员给力。
当然,也不是没有从内到外,都深深觉得自己是匈奴人,要给大匈奴尽忠的笨蛋。
对于这些家伙,大鸿胪的官员,只是冷笑了几声,然后,就不再搭理他们了。
然后,第二天,这些家伙就纷纷出了“意外”。
有人不慎落入井中,也有人忽然觉得“生无可恋”,更有人“突发暴病”。
匈奴使团中的其他人又不是傻子,立刻就看出来了。这是汉朝在封口,为的就是防止前两天在觐见汉朝皇帝时,右谷蠡王与汉朝皇帝的对话传出去。
于是,整个使团立刻就分裂了。
有死忠军臣的人,甚至开始准备起了秘密逃回匈奴。
可惜,他们连公车署都出不了。
丞相周亚夫亲自给五官中郎将下了命令,公车署,日夜都有上千名军人在警戒和“保护”。
连一只蚊子都休想进出。
但汉室也只能帮伊稚斜到这一步了。
剩下的事情,就得伊稚斜自己去办了。
他必须从剩下的使团成员中分辨出,那些是军臣的死忠,那些是忠于他的人,那些又是能控制住和收买的。
毕竟,一个使团,出现十几人甚至二三十人叛逃,主要成员还是过去的汉人。
此事,传回匈奴,王庭可能不会多心。
但要是一个使团,有大半,甚至可能只要有三分之一的匈奴成员,忽然间就“归义”了。
这岂不是掩耳盗铃,等于堂而皇之的告诉军臣——这里面有鬼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