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 三越

朝鲜的灭亡,来的太快了。

从卫右渠杀父投降,到汉天子册封卫右渠为朝鲜王,再到诏令朝鲜王朝觐长安,然后半路上派出使者一杯毒酒赐死,前后加起来,半个月都没有。

在元德二年的新年之前,卫氏朝鲜,彻底成为了历史代名词。

虽然这个事情上面,刘彻的吃相非常难看。

但是,出乎意料,不论是汉室国内朝野的舆论还是民间的议论,都站在刘彻这边。

对这个时代的汉人来说,孝悌就是一切的根本。

卫右渠逼杀自己的亲生父亲,等于是一脚踩在了整个社会的道德底线上。

用坊间舆论的话说是:杀父叛主之人,人人得而诛之!

甚至有人举了高帝诛丁公的例子来给刘彻洗白。

所谓丁公,就是汉室猛将季布的舅舅。

当年,丁公给项羽卖命,在彭城之役时受命率军埋伏在彭城以西,刘邦败退的必经之路堵截刘邦的退路。

果不其然,彭城一战,刘邦惨败,几乎把内裤都输掉了,仓皇逃亡,于是就被丁公抓了个正着,危难之际,刘邦对丁公说:两贤岂相厄哉?

言下之意,就是让丁公养寇自重。

丁公怀有二心,果然就放了刘邦一马。

后世三国演义上的华容道情节,大体创意应该是来源于这个故事。

只是与三国中的关二爷深受曹操器重不同,丁公的下场可谓惨不忍睹。

刘邦得了天下后,丁公作死得跑去邀功,结果被刘邦一刀砍了,还留下了一句:使后世为人臣者,无效丁公!

真是杯具中的杯具!

丁公背主,虽然有功高皇帝,依然被杀。

卫右渠犯的罪过,可比丁公更严重!

只是,这个事情发酵后的副作用就是——季心躺着也中枪了。

这个昔日在关中跺跺脚都能让关中震动的游侠巨头,吓得躲进了雒阳的宅子里,闭门谢客,再不敢提回长安的事情。

谁叫季心就是丁公的亲外甥,而且季心他哥季布现在又已经挂掉了?

季心的事情,在刘彻这里不过是个花边新闻。

他得知季心被吓得躲在雒阳不敢见客的原因,还是,主父偃代表江都王刘阏来长安上计,同时问安,顺便听说的事情。

跟主父偃一起来到的长安的,还有南方三越:南越、东瓯、闽越三国的使团。

汉室在东边拿了朝鲜开刀,南边的三只鸡,几乎被吓了个半死。

南越还好,国王赵佗是从秦末活到如今的巨头,见惯了大风大浪,连吕后他都敢咋呼一下,太宗孝文皇帝都敢唬弄,朝鲜的灭亡,对其没什么压力。

但东瓯与闽越就不一样了。

后世的人粗看史书,大体都以为,东瓯与闽越两国属于独立于中国中央政权之外的割据势力,长安的天子,管不了他们。

实则不然!

东瓯、闽越、长沙三国源出一脉。

准确的说,东瓯与闽越的初代国君,是长沙王吴苪的马仔。

因为在楚汉争霸时,帮着刘邦摇旗呐喊,对付项羽有功,这才得已裂土。

而且,东瓯与闽越两国的出现,本质上是刘邦为了削弱吴苪的力量玩出来的帝王心术。

要知道吴苪可是跟赵佗一样的秦代官僚,都是趁着秦末战乱割据,拥兵自立的典型。

要是不这么干,那吴苪就极有可能学赵佗,拥兵自立,割据一方。

当然,这些都是老黄历了。

现在,长沙吴苪一系已经绝嗣,如今的长沙王姓刘,跟东瓯、闽越也就没了香火情。

但,一个很浅显的例子,就是吴王刘濞制霸南方的时候。

南越也好,东瓯、闽越也罢,都是刘濞的狗。

刘濞造反,三国也都各自出了兵马协助,当然,事后这三国的说法是被“胁迫”。

但天知道是真是假?

反正,刘彻是不相信,刘濞能在一边造反的同时,还能把刀子架在三越的脖子上,逼着他们出兵。

尤其是赵佗那个老狐狸,倘若他不愿意,谁又能逼迫?

但,这从一个侧面,也能证明:在实际上,汉室政权(不管是长安还是广陵)都一直保持着对三越的一定限度的统治力和影响力。

三越国君的更替,以及世子的册立,都是长安认可后,才能名正言顺即位的。

就是最桀骜不驯的南越国,也有着送世子入长安为质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