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2章 千里之远有枭雄(上)
西楼东北,有千里山岭,地势起伏,草木浓郁,杳无人烟。山岭之北,又有千里黑土荒草之地,酷寒凌烈,百兽隐匿,终年难见暖日。原野中有一河,名挞鲁者,西出于九天,如匹如练,过野穿山,历万里之遥,不知其于何处东归大海。
挞鲁河中段之南,有一聚居部落,契丹呼之为达卢古,其民善骑射,兽性未除,彪悍凶狠,不知死为何物,极是桀骜难驯。
达卢古之东,则有渔猎之部,号为女真者,拥海西数百里之地,轻彪尤甚。
自古穷山恶水出刁民,此辈习自然之道,与兽为伍,与天争利,弱肉强食,寿命极短,少有能活半甲子者,更兼不知礼仪,不通文明,不服教化,仿若化外之民,以中国之远,鲜有闻之者。
唐长兴元年初春,却有唐人踏上了这片土地。
黄龙府,契丹最东北的州府管辖区域,北邻达卢古,即原渤海国扶余府所在之地。同光年间,耶律阿保机东征,得此地于渤海国,此后便为契丹所有,渤海数次争夺,均无功而返。
无功而返的原因,在于黄龙府的主人。
当年耶律阿保机得此地后,设黄龙府都部署司,为军事重镇,军事首领官拜兵马都部署。后来耶律阿保机军败西归,继而崩殂于西楼,耶律倍继位为契丹皇帝,便派了当时争夺皇位失败的耶律德光前来坐镇。
原本耶律倍的用意很明确,让耶律德光在防备不足的黄龙府上任,就算对方不死在极欲恢复失地的渤海国人手中,待他丢了黄龙府,耶律倍也能将他治罪。
然而事与愿违,渤海国复仇的怒火与接连不断的猛攻,并没有能让黄龙府失陷,耶律德光以他为数不多的亲兵为主力,在述律平的帮助下,硬是抵住了渤海国的攻势。
而后,耶律德光一面稳固防线一面北上,竟然与达卢古部首领达成协议,以极丰厚的条件挑起对方的贪欲,使其出兵前来助战。在一次大明邢亲自坐镇指挥的关键之战中,耶律德光凭借盟军达卢古部这招出其不意的棋子,使得渤海国大败,彻底粉碎了渤海国恢复扶余府的美梦。
渤海国的失利固然有其自身原因,例如与耶律阿保机战争其间,军队伤亡过多,精锐损失殆尽,仍未充实起来的国库还不能给予前线有力的支持,但耶律德光的军事才能,也再度被事实所证明。
更叫人拍案叫绝的是,耶律德光在战争中巧用手腕,使得达卢古部在与渤海军厮杀中损伤颇多,而后他反戈一击,向达卢古部发难,一举捣毁了达卢古部老巢,最终使得失去根基的残败达卢古之军,不得不成为他的附庸。其后历经周折获得了达卢古部的臣服后,耶律德光的势力已经不容小觑。
自此之后,渤海国再不复有恢复扶余之念。
发生在同光四年,也即天成元年的黄龙府之役,震惊世人,耶律德光借此起死回生,从那时起,无论是契丹国内,还是渤海国,都已无法再将他打压下去。
当其时,幽州卢龙军,历经大战后正在修养身息,大唐帝国内部,李嗣源正与李存勖刀兵相见,无暇顾及草原之变。待帝国稳定之后,又忙于对付国内藩镇的骄兵悍将,推行天成新政,对渤海国的求援只能表示爱莫能助。
况且,唐朝压根也没想帮大明安将耶律德光怎么样。
此后数年,耶律德光一面经营黄龙府,根基日厚,一面借口女真进犯达卢古部,向女真用兵,不断蚕食女真势力化为己用。
女真栖息在渤海国北部,臣服于渤海国,耶律德光挑起达卢古与女真矛盾,可谓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其意不言自明。
反观渤海国,虽然大明安上位之后励精图治,却也面临内忧外患。东南高丽,北部黑水靺鞨,甚至耶律倍为限制耶律德光,一直在令耶律德光“继续东征”,都令他苦不堪言,而国内的腐败与争权夺利,又没有良好的外部环境去改变,是以渤海国现今举步维艰。
耶律倍为限制耶律德光而令其“继续东征”,耶律德光则利用此令带来的职务之便,屡屡向耶律倍提出各种要求,并且用尽手腕壮大自身,日复一日成长起来。
如今耶律倍迫不及待西征,未尝不是耶律德光给他的压力太大。耶律德光在东线以一隅之地、残败之局混得风生水起,战功赫赫,耶律倍这个契丹皇帝数年来却无显赫功勋,还有仰仗唐朝鼻息之嫌,两人相比之下优劣立显,难保国内不人心浮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