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说《聊斋志异》在西方的最早译介

关于《聊斋志异》在国外的传播,长期以来国内学界普遍采用王丽娜女士的研究成果。关于《聊斋》在西方语言中的最早译介,王丽娜认为:“最早发表《聊斋志异》单篇译文的译者是卫三畏。他的两篇英译文《种梨》和《骂鸭》,收在他1848年编著的两卷本《中国总论》第一卷中(693—694页)。”(《中国古典小说戏曲名著在国外》,学林出版社1988年版,第214页)这一结论在2008年受到了挑战,王燕女士在该年《明清小说研究》第2期上发表了《试论〈聊斋志异〉在西方的最早译介》一文,认为德籍传教士郭实猎(Karl Gutzlaff)才是最早的译介者,因为他1842年就在《中国丛报》(The Chinese Repository)第11 卷第4期上“简介了《聊斋志异》的9篇小说,比卫三畏翻译的两篇作品早6年,当为目前所知《聊斋志异》西传第一文”。这9篇故事是:《祝翁》、《张诚》、《曾友于》、《续黄粱》、《瞳人语》、《宫梦弼》、《章阿端》、《云萝公主》、《武孝廉》。王燕的论文无疑很有价值。但根据笔者看到的材料,卫三畏与《聊斋》的关系并不局限于《中国总论》,他在更早的时候已经翻译过《聊斋志异》中的作品。到底谁是西方世界《聊斋》的最早译者,还值得继续探讨。

《聊斋志异》是中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的代表作。19世纪以后,它逐渐进入了西方人的视野。19世纪美国来华传教士卫三畏(Samuel W.Williams)是最早接触这部著作的西方人士之一。卫三畏于1833年来华,在广州、澳门、北京工作43年后于1876年回到美国,第二年被任命为耶鲁大学首位(也是美国历史上首位)汉学教授。《聊斋》中故事的译文曾多次出现在这位19世纪美国最重要的汉学家的著作中。

1842年,卫三畏编写的《拾级大成》(Easy Lessons in Chinese)一书在澳门出版,这是一部汉语教材,“是为刚刚开始学习汉语的人编写的,读者对象不仅包括已经在中国的外国人,也包括还在本国或正在来中国途中的外国人。”(“序言”)全书的内容如下:(1)部首;(2)字根;(3)汉语的读写方式介绍;(4)阅读练习;(5)对话练习(与老师、买办、侍者);(6)阅读文选;(7)量词;(8)汉译英练习;(9)英译汉练习;(10)阅读和翻译练习。在这10个章节当中,有3个章节采用了《聊斋志异》中的17个故事,具体情况如下:第4章阅读练习选用了《种梨》、《曹操冢》、《骂鸭》;第8章汉译英练习选用了《鸟语》、《红毛毡》、《妾击贼》、《义犬》、《地震》;第10章阅读和翻译练习选用了《鸲鹆》、《黑兽》、《牛飞》、《橘树》、《义鼠》、《象》、《赵城虎》、《鸿》、《牧竖》。由于这17个故事分布在不同的章节,服务于不同的教学目的,所以为它们作注解和翻译的情况也就相应地各有不同。

对于第4章中的3个故事,作者的编排是先给出中文,然后是拼音,然后是逐字的英译,最后是符合英语习惯的翻译,如《种梨》的第一句话:

有乡人货梨于市颇甘芳价腾贵

yau heung yan fo li u shi po kom fong ka tang kwai

was village man peddled plums in market rather sweet fragrant price rise dear

Once there was a villager selling plums in the market which were rather sweet and fragrant, and the price was high.

到了第8章中的5个故事,情况发生了一些变化:卫三畏在给出中文后,只提供了拼音和逐字的英译,不再提供符合英语习惯的翻译,显然他是将这一工作留给读者去做练习。而到了最后的第10章,则连拼音和逐字的英译也不再提供,卫三畏只列出了中文原文让读者进行阅读和翻译。

这样的安排显示了此书由易而难、循序渐进、逐级提升的编写宗旨。从一开始提供示范译文到最后不再提供任何译文,卫三畏显然希望通过这些练习能够使学习者比较快地掌握汉语。如果像卫三畏所设想的那样,一个学习者通过前面的操练最终能够完成书末成段的中译英练习,那么他就算已经“大成”了。

《拾级大成》虽然选取了17个《聊斋》故事,但真正翻译成英文且符合英语习惯的,只有《种梨》、《曹操冢》、《骂鸭》3篇。这其中的《种梨》、《骂鸭》两篇后来又被他收入了《中国总论》一书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