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敌人,是亡灵!

重耳即位以后,晋国跟秦国的关系会变得如何呢?

其秋,周襄王弟带以翟伐王,王出居郑。二十五年,周王使人告难于晋、秦。秦缪公将兵助晋文公入襄王,杀王弟带。

就在晋文公即位的这一年,周室爆发了王子带之乱。周襄王被翟人赶走,翟人立他的弟弟带为王。襄王为了夺回王位,第二年便向晋、秦两国告难,希望请晋国跟秦国来帮忙。这是一个发展霸业的好机会,因此两国都同意出兵。

请问各位,从“秦缪公将兵助晋文公”这句话来看,在这场战事中,秦和晋谁是主角?

相信各位都能看出,当然晋国是主角,为什么?因为晋国大而秦国小,晋国强而秦国弱,各位不要看晋国历经内乱,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晋国只要得到好的国君,它的国力绝对在秦国之上。这次晋国在秦国的帮助下,把王弟带给杀了,于是平定了这场王室之乱,完成了尊王功业。

二十八年,晋文公败楚于城濮。

齐桓公死后,当时天下公认的两大超级强国就是晋国和楚国。北方的晋国想要南下,而南方的楚国想要北上,因此两国势必一战。

当年重耳逃亡在外,前后一共漂泊了十九年之久,他先去母家的狄国,后来又历经卫国、齐国、曹国、宋国、郑国,终于到了楚国。在这段漂泊之旅中,重耳备受羞辱,但楚成王却对重耳极为礼遇,让重耳感激涕零。有一次,楚成王问重耳:“如果有一天你能回国即位,你要怎么报答我呢?”

我想楚王期待听到的答案,不是“晋国愿割让土地以为谢礼”,就是“晋国从此愿唯楚国马首是瞻”吧!但重耳却回答:“楚国物产丰隆,我实在想不出能报答您什么。”

这位仁兄,真是个避重就轻的高手!可是楚成王没达到目的,又怎会放弃?他不断追问,最后重耳只好说:“实在不得已,日后与您战场上为敌,我会退避三舍(九十里)来报答您。”

楚成王听了重耳的话,他高不高兴呢?当然不高兴。但从这句回答就可以看出,重耳真是个了不起的人物!

一个人在外漂泊十几年,能聚集一群忠心的臣子,坚持不改回国得位之心,这虽是难能,但还算不上可贵。为什么呢?因为这么做有很多原因,有些人是欲望野心使然,有些人是没有退路,有些人是因为利益团体已经形成,不能轻易言退。这些最多只能说是韧性过人,未必境界有多高。

重耳面对天下超强的统治者,前途亦在对方一念之间,而他仍然不愿松口,选择这么回答。这就可以看出他心中始终以晋君自居,绝对不肯轻易出卖晋国的任何利益!比起重耳来,夷吾不过一个肮脏小人而已。穷,气不改;达,志不改。这才是英雄气!这才配称天下霸主!

后来的发展果然被晋文公料中了。晋国与楚国为了争夺天下霸权,在曹、卫之地展开了会战。晋文公一见楚军,果然“退避三舍”,向后撤退了九十里。结果楚军士气高涨,统帅子玉立刻决定率军突进,结果就这样冲入了晋军的陷阱中,在晋、宋、齐、秦四国军队的联合攻击下,楚军在城濮之战中大败。

城濮之战决定了晋文公的霸主地位,晋国正式成为天下第一强国。

三十年,缪公助晋文公围郑。

当年重耳流亡时经过郑国,郑文公对其无礼,得罪了重耳。等重耳回国即位后,郑文公惧怕晋国的报复,于是便加入楚国的阵营来对付晋国。所以现在晋文公打败楚国之后,准备要新仇旧恨一起算账,便联合秦穆公前来进攻郑国。

各位应该可以看得出,自从秦穆公把晋文公送回晋国以后,两国关系真是好得不得了。晋国女婿每次号召多国部队出兵,秦国岳父必然是最忠实的支持者。可是秦国跟晋国真的亲如一家吗?在这一次的事件后,各位就会明白了。

晋、秦两大强国一起包围郑国,郑国面临着亡国的危机。该如何解决这个危机呢?结果郑国只派了一位大夫出马游说,就让秦、晋两国立刻退兵。这位了不起的大夫名叫烛之武,这个故事就是《左传》中鼎鼎有名的“烛之武退秦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