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烽火连三月(1937年7月~10月) 七七事变

1937年是中华民国26年,日本帝国昭和十二年。

先看一下这一年日本的预计军费开支,有多少呢?接近内阁财政预算的50%!也就是说,这个国家的每一分钱,有一半是用于军队的。不讲什么大道理,什么叫军国主义?这就是了。而且,日本军工产值,已经占到工业总产值的60%以上(当时日本的工业总产值约60亿美元)。

再说南京这边,年初的时候,国民党开会(五届三中全会)讨论西安事变后的时局,蒋介石发表了份声明,里面有这样一句话值得做个截图:“(对日本)如果让步超出了限度,只有出于抗战之一途!”在会前,蒋介石叫华北五省领导人都必须出席会议,山西的阎锡山、绥远的傅作义、山东的韩复榘都没意见,但主政平津冀察的宋哲元不来。

有人说,宋之所以不来,是因为日本人阻挠。

问题是:如果他真想去,日本人阻挠得住吗?去抱大腿?或学河本大作?即使是学河本,一向标榜自己不做汉奸的宋哲元敢不敢坐上南下的火车?

但南京态度强硬,宋哲元只好派副手去。就这样,第29军副军长兼北平市长秦德纯(保定陆军军官学校2期,山东沂水人)到南京出席了会议,秦跟宋比,是个靠谱的人,这点后面还会说到。

东京也没闲着,乱哄哄中又一届内阁成立,前陆军大臣林铣十郎接替广田弘毅成为新首相。

对干首相这件事,最初是轮不着林的。1937年初,广田内阁因对中国诱降失败而垮台,前内阁首相、帝国最后的元老西园寺公望又哆嗦着站出来推荐人选了。日本共有九位明治元老:黑田清隆、西乡从道、井上馨、大山岩、伊藤博文、山县有朋、松方正义、桂太郎、西园寺公望。他是最后健在的一位,大正时代和昭和时代前期的首相,基本上都是他推荐,然后由天皇确认的。

开始时,西园寺推荐了在当年的“三月事件”中没当上首相的宇垣一成,天皇也下诏了,叫宇垣组阁,但陆军一致反对,因为当年宇垣做陆军大臣时裁掉好几个师团,而且军部的少壮派们也不认为这位上岁数的大爷会干出什么名堂。他们反对宇垣组阁,但用不着舞枪弄棒,只要不推荐陆军大臣人选就OK了。就这样,老资历的林铣十郎被召到前台。

广田干首相时,中日间的政府谈判一直进行着。由于其间日本和苏联在中国东北的边界小冲突不断,前者有点慌,为了在跟苏联的对抗中占优势,就特别希望中国马上屈服,但现实总是残酷的(对日本来说也不例外):国民政府的对日态度,有点像冬至后的天儿,一天比一天冷。绥远事件后,南京终止了跟日本的政府间谈判;而西安事变后,又跟中共联手抗日了。

所以林铣十郎一上台就嚷嚷着调整对华政策,提出“平等外交”(他也知道以前不平等),开始跟中国玩软的。按惯例,新内阁也开出了“中日悬案”条目:取缔排日反日运动、招聘日籍顾问、开辟上海至福冈的航线、减低关税……但有一条他没提,那就是华北自治问题。这有点破天荒。

林的新政策背后站着一个人,这个人就是河本大作的老乡,已经当到陆军省军务局局长的矶谷廉介。

矶谷这小子长得圆圆乎乎的,脑袋上没那么多刺儿,作为日本军中真正的“中国通”,他在对华问题上极为清醒。在陆军省上班前,他担任驻华武官,一直忙活着中日和解的问题。这并不是说他亲华,只是跟同事谋略不同而已。当时,日本军部甚至很多“中国通”只在意中国北方的局势,对南方发生的事没什么兴趣,而矶谷和佐佐木到一是最先把目光转向南方的人,而前者比后者更有脑子。早年的时候,他就在广东当武官,亲眼目睹国民革命军北伐,认为来自南方的新军人具有极强的民族主义情绪,国家观念开始变得浓厚,跟以前的北洋军阀不一样,对此日本军部应该醒醒了,蒋某人跟中国旧军阀还是有区别的,所以必须调整对华政策,一味蛮干(分离华北)的话,最后只会结出个苦果子!

林铣十郎上台之后,矶谷成了他的顾问,没提华北自治就是矶谷的主意。

在华北,还出现了日本中国驻屯军奉政府之命送给中国第29军战炮的“怪事”,而该军第38师师长兼天津市长张自忠,还应邀访问了日本。不但张去了,天津北宁铁路足球队也应邀到日本踢“友谊赛”。那时候天津足球实力特别强,足球队由铁路职工、北洋大学、南开大学学生组成,在日本四战四捷,连续战胜日本文理大学足球队、早稻田大学足球队、应庆大学足球队、大阪关西联队,让日本人很没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