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迁徙:苏联的特殊移民政策及其后果
咸阳西藏民族学院 师建军
20世纪30~50年代,苏联政府通过流放富农和驱逐少数民族等政策将数百万人口强制迁移到国家边远地区,人为制造了一个特殊社会群体——特殊移民。整个30年代,特殊移民政策以“流放富农”为主。30年代中期以后,当局加强了对部分少数民族的强制迁移,特殊移民政策的民族驱逐特征逐渐增强。从40年代起,在放松对流放富农—特殊移民的控制的同时,当局开始将特殊移民政策的重心全面转向诸少数民族和一些带有少数民族特征的社会集团,特殊移民类型呈现出多元化的格局,针对特殊移民的监管体制不断强化。1953年斯大林去世以后,苏联国家新领导人开始着手解决特殊移民问题。时至1965年,特殊移民群体基本不复存在。特殊移民政策的产生是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它对国家政治、经济、人口、族际关系等各方面都造成了深远的影响,是导致苏联最终瓦解的诸多因素之一。
80年代中期以前,与特殊移民相关的问题一直是俄国学术研究的禁区。随着戈尔巴乔夫上台和大量官方档案馆对外公开,俄国学界在特殊移民研究领域才有了巨大的发展。[1]苏联解体之后,中国学者在相关文章和专著中都涉及了苏联特殊移民问题[2],但时至今日仍没有人对这一课题进行过比较系统的研究。近年来虽然有学者在文章中对苏联特殊移民现象及其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但即使在苏联特殊移民的概念上仍存在一定的误区,如认为特殊移民只是指流放富农。事实上苏联特殊移民的范围还应包括斯大林执政时期被当局强制迁移的各少数民族和其他一些社会集团。特殊移民现象涉及苏联农民和民族两大问题,对国家的政治、经济、人口和族际关系造成了重大负面影响。苏联当局在特殊移民政策实施过程中的违法乱纪、不尊重人权、违反人类社会一般道德原则等行为,充分暴露了斯大林模式的深刻弊端,是导致苏联最终解体和国家分崩离析的重大原因之一。即使是作为苏联继承者的俄罗斯,至今仍为这一政策的恶果——国家农业的落后和民族间的纷争而大伤脑筋。通过研究苏联特殊移民政策,不仅有助于我们以史为鉴,而且对判断俄罗斯的未来发展趋势具有一定的实际参考价值。本文运用近年来俄国解密以及国内外学者论著中所提供的苏联—俄罗斯国家档案馆相关文献[3],对苏联特殊移民的基本概念、特殊移民政策的历史演变及其后果作一初步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