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性经济危机与峰回路转的苏美关系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一场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美国作为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受经济危机的影响,工农业生产遭受严重冲击。1929年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工业总产量中所占的比重为40%,但到1933年末,美国的工业产量却仅相当于1929年的65%。在美国国内市场严重萎缩,市场需求几乎缩小到最低限度的同时,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为保护本国市场,高筑关税壁垒,极力抵制美国商品涌入,致使美国对外贸易大幅滑坡。与1929年相比,1932年美国的出口额减少了69.4%,进口额减少了69%。为了摆脱经济危机的困扰,美国迫切希望寻求和扩大商品销售市场。[63]
正在美国遭受惨重经济危机之时,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正以资本主义国家前所未有的速度飞快发展。到1932年,苏联完成了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苏联的工业产量大大增加,并先后建起了一批大型重化工业企业。五年计划期间,苏联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技术和设备特别是工业设备需求强劲,成为世界市场上西方技术和机器设备的最大买主。1931年苏联购买的机器设备约占世界机器设备出口总量的30%,到1932年这一比重上升为50%。1929~1933年,苏联用于购买机器设备的外汇开支达60.1亿卢布。[64]
美国是苏联机器和设备的主要提供者之一。1929~1930年,美国有36个州的几百家企业参与制造苏联的订货,尤其是威斯康星州、伊利诺斯州、密歇根州和俄亥俄州。据统计,1931年苏联所购买的美国机器设备约占美国机器设备出口总量的50%。[65]
苏联不仅是巨大的商品销售市场,也是重要的原料供应地。锰、镍、铅、铬等是美国奇缺的矿物原料,国内几乎不能生产,主要依赖进口。1929年美国所需的锰矿有一半以上是从苏联进口的。[66]除矿物原料外,美国还需要进口苏联的锯材、羊毛、小麦等商品。与其他国家相比,苏联供应的商品不仅质量较好,而且价格大大低于国际市场。
尽管如此,由于没有外交关系,美苏两国的贸易关系极不稳定。首先,苏联很难得到美国提供的长期贷款和签订长期的贸易合同。由于两国没有外交关系,苏联欠美国的债务问题又长期得不到解决,美国许多大银行都不愿意向苏联提供贷款。在银行严格限制提供贷款的条件下,美国公司很难接受苏联的订货。它们通常只接受苏联的现金支付方式,而避免接受苏联的汇票,因为银行对苏联的汇票采取不信任的态度。即使一些公司可以为苏联的订货提供贷款,但贷款条件十分苛刻,贷款利率很高。其次,美国国内反苏势力的宣传活动也给两国贸易关系带来不小的阻力。1930年3月24日美国保护宗教和少数民族权力委员会通过决议。决议声明,如果苏联不停止在国内破坏教堂和迫害信仰宗教的人士的行动,美国将不会承认苏联。1930年2月罗马教皇还公开号召对苏联进行“十字军”征讨。美国劳联负责人还指责苏联驻美机构——苏美贸易公司暗中支持美国的共产主义宣传活动,并为这种活动提供拨款。苏美贸易公司因为没有正式的法律地位而得不到司法保护,美国很多贸易公司和银行都避免与其直接进行联系。
在两国贸易关系处于十字路口的关键时刻,胡佛政府从顽固的反苏立场出发,对苏联的出口采取了许多歧视性措施,致使苏美贸易关系严重恶化。美国指责苏联按倾销价格抛售商品,并据此对从苏联进口的许多商品征收反倾销税。被课征反倾销税的商品包括火柴、石棉、木材、无烟煤、种子和其他商品,约占美国从苏联进口额的1/4,反倾销税平均提高到59%,给苏美贸易带来很大的困难。1930年美国还通过一项新的关税法,该法令307条规定,禁止使用囚犯劳动或强迫劳动的商品输入美国。美国的新关税法要求进口商必须证明,它们进口的商品在生产过程中并没有使用强制劳动。1930年5月美国以使用强制劳动和倾销为名禁止苏联产的火柴进入美国市场,随后,又宣布禁止苏联的木材和锰矿入境。1930年12月,美国农业部还出台了有关不承认苏联的兽医卫生许可证的决议。美国对苏联出口商品采取歧视性措施的同时,还极力怂恿一些欧洲国家也抵制苏联的商品。1930年8月,美国财政部长梅隆访问欧洲,其目的是呼吁欧洲国家也抵制苏联的商品。在他的鼓动下,法国在10月宣布对从苏联进口的商品实行许可证制度,随后,南斯拉夫、匈牙利、罗马尼亚和比利时也对苏联商品采取了抵制措施,结果导致苏联与这些国家的贸易大大缩减,苏联政府不得不增加从德国和英国的订货。由于苏美贸易关系的恶化,到1933年,苏联对美国的出口额仅为1929年的32.25%,从美国的进口额还不到1930年的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