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5章 退耕还林

有了铅笔这东西之后,本公子书写和绘画就更加的便利了,最主要是便于打草稿,还有价格相当的偏宜,并且能在白纸上进行擦写,所以,现如今曲江书院和渭南希望义学的学生们也都是人手一支,当然,咱们民族的毛笔和书法自然是不能丢掉的。

比如现在,铅笔在我的手中飞快的勾勒着,不大一会的功夫,在二位王爷的跟前,一幅后世关中地区那种受流水侵蚀,沟谷发育,分割出长条状塬的的的型演变图。“这……俊哥儿您是说百年之后,咱们沃野千里的关中平原就会变成这个模样?”

“如果照着前些年那种毫无节制的开垦,咱们大唐的关中地区,肯定要大变样,我这幅图,虽说或许夸张了,可是,并不代表就不会发生。而且不光是关中,怕是大河下游之地,也在百来年之后,变得连连灾祸……”我沉声道。是的,我来了,我存在,我改变,能够做到的,我尽量去做,及我所能,尽一个从千多年之后的未来、熟知历史后果的穿越者的义务和责任。

“难道俊哥儿您一直要求土地置换,尽量的将关中等人口密集区的人口迁往其他地域,向我父皇请求禁止在关中新垦良田,都是为了这事不成?”李治的表情也变得凝重了起来。

我这一次没有再说话,这个时候,早在边上听得真切的诸位官吏也都挤了过来。七嘴八舌地询问到底是什么事情让我们这样。

我只能把自己所理解的什么叫水土流失及其形成和其危害的长远性一五一十地告诉在场的这数十名官吏。

大唐关中平原位于黄土高原之上,黄土颗粒细小,质的疏松,结构松散容易遭流水溶解,很容易受侵蚀和崩塌,助长了水土流失。二是直秦汉以来,关中平原的人口一直在迅速增长,而无节制的开垦放牧,使森林毁灭,草原破坏,绿色的植被遭到严重破坏,黄土高原失去天然的保护层,引起严重的水土流失。

更严重的是,水土流失使土壤的肥力显著下降,造成农作物大量减产。越是减产,人们就越要多开垦荒的:越多垦荒。水土流失就更严重。形成了一个恶性的循环。另外,植被稀疏,夏季又多暴雨,更助长了沟壑扩展。加速水土流失。沟谷溯源侵蚀加剧。相应的谷坡又不断的扩展,于是沟间的日益破碎,与人类活动,特别是滥垦滥伐,破坏天然植被等社会因素有密切关系。

可惜,这一群在这里办公的数十名官吏和备选官吏大多都是一副半信半疑的表情,难道本公子还能拿话来忽悠你们不成?我心中着恼,不过表面上不动声色:“本官也知道,光凭嘴巴子说说,肯定诸位不会相信。虽说我手里边的这些数据就是证据。不过,我还能找出更多的证据来证明咱们关中平原正处于一种不稳定的危险时期。房成!”

为了证明咱说的每一句话都是有依据的,当即就让房成去我在渭南的家里去拿我平时收集到的书籍。咱有个习惯,那就是用来查什么资料的都会写出标题贴在书柜上,把书册放在一块,便于查找。很快,房成抱着一堆书册。

我直接就一本一本地递给眼前的这些官吏,一面凭着平时的记忆言道:“诸位请看,这本《禹贡》、《山海经·北山经》和《汉书·地理志》上边皆有记载,当时黄河下游流经河北平原,在渤海湾西岸入海,因两岸未筑堤防,河道极不稳定。据文献记载,黄河曾往返更迭多次……诸位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就是因为河水里携带的泥沙郁积了大河原本的河道,使得大河不得不徘徊改道,又或者是多股分流。”

一本又一本的书册被我打开来翻到有明确记载的地方,递给身边的每一位官吏,崔仁师、王方翼、狄仁杰,我嘴里不停的继续阐述和描绘着我所知道的一切。这些都是书上有记载的,咱可没有吹牛,甚至史书上都有载,这更证明了我话的准确性。

“……从西汉末年,河南之的浚县的河道跟河水皆高于平地,显然已成悬河。这是秦汉以来黄河中游的区水土流失加剧的结果。而王莽之时黄河在魏郡元城以东决口,河水一直泛滥至清河郡以东数郡。当时,王莽因为河决东流,可使他在元城的祖坟不受威胁,就不主张堵口,听认水灾延续了近六十年,从而造成黄河史上第二次重大的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