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五章 忽悠害死人

子囊率领楚军,浩浩荡荡,讨伐吴国。在子囊看来,吴军主力已经被歼灭,眼下元气大伤,一定没有什么战斗力。

果然,楚军挺进到了吴国的棠(今江苏六合县西),吴军不敢出战,据险自守。

“令尹,我们还是引蛇出洞吧。”养由基建议。

引蛇出洞的结果是蛇不出洞,怎么引也不出洞。

楚军人多,人多固然力量大,可是也吃得多、拉得多。转眼十天过去,眼看吴军不出战,而楚军又无法前进,子囊决定撤军。

【气死子囊】

俗话说:伏虎容易纵虎难。

跟吴国人打仗,进攻容易撤退难,因为吴国人最喜欢的就是“敌退我追”。

“令尹,要当心吴国人从后掩袭啊。”子庚提醒子囊,对付吴国人,他算有经验。

“不碍事,吴国人已经被我们吓破了胆,不用怕他们。你领军先撤,我殿后。”子囊的心里,有些瞧不起吴国人。不过,他还是决定率领精兵在后掩护大队人马撤退。

子庚和养由基率领大队人马先撤,子囊率领精兵在后。

果然不出意料,吴军尾随而来,不过看见楚军保持警惕,吴军始终不敢接近楚军。

前面的楚军担心吴军追上来,因此撤得快;而后面的楚军因为时刻准备迎击吴军,所以走得慢。渐渐,楚军前后两军拉开了距离。

子囊率领殿后的精兵小心翼翼地走着,不久来到了皋州。此处是一处山隘,两山之间夹着一个隘口,只能容一乘战车通过。

“好了,过了这里,砍伐些草木来,就在隘口点一把火,吴国人就没办法追了。”子囊盘算,主意是个好主意。

确实是个好主意。

天上开始掉草木了,子囊吃了一惊,难道老天爷听见自己的自言自语了?

不仅掉草木,而且掉火把了。

很快,隘口一片火光。

山上的呐喊声传来,子囊这个时候知道掉草木、火把的不是老天爷,而是吴国人。

吴国人封锁了隘口,并且从山上冲了下来。后面,尾随的吴军也怪叫着,扑了上来。

子囊现在知道了,吴国人不仅仅会玩“敌退我追”,也会玩拦腰截击、包围聚歼了。

“狗日的吴国人,聪明!”子囊感慨一声,他知道自己低估了吴国人。

到了这个时候,除了逃命,还能有什么办法?

楚军冒着大火和吴军的箭雨,保护着子囊从隘口向外冲,公子宜彀(音够)断后,拼死抵抗吴军。

子囊弃车而行,在部下的保护之下,虽说免不了火燎眉毛、灰头土脸,总算是出了隘口,落荒而逃。而公子宜彀被吴国人团团包围,生擒活捉。

此战,子囊所率断后的楚国精兵损折过半。

子囊逃出去数里,才遇上率领楚军回来救援的子庚,算是又坐上了车。

连惊带怕带恼火,回到郢都之后,子囊就病倒了,而且病情急剧恶化。仅仅一个多月,就已经病入膏肓。

临死之前,子囊找来了子庚,他有话要交代他。

“子庚,当今世界,虽然晋国比我们强,可是那个国家已经腐败了,没有人愿意为国家出力,所以晋国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吴国这样的国家,他们狡猾而残忍。我死之后,你要加固首都的城墙,因为吴国人迟早会打过来的。”子囊吩咐,说完,咽了气。

《左传》评价说:“子囊忠。君薨不忘增其名,将死不忘为社稷,可不为忠乎?”

如果不知道古人说的“忠”是什么意思,参照子囊。

【晋国人又来忽悠】

基本上,吴国和楚国现在算是打成平手了。

此后一连九年,两国再也没有发生过战事。对于楚国来说,主要敌人是晋国,而且楚国内部也很腐败;对于吴国来说,自从看清晋国人真面目之后,打楚国人的热情就降低了很多。

直到诸樊登基十一年(前550年),这时候晋国已经是晋平公,而中军元帅是范匄。那一年,范家陷害栾家,栾盈出逃,晋国陡然感觉实力大损。

晋国六卿会议,除了栾盈,其余五卿出席,晋平公也亲自参加。

“各位,如今栾盈出奔到楚国边境,而栾家的实力庞大,如果栾盈投奔楚国,到时候里应外合,晋国就将陷入危险。今天我们特地请来主公,商讨对策。”范匄这样开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