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北魏开国初期的战争模式

总论 拓跋北魏战争模式的三次转型

自前秦解体,拓跋珪重新立国,到528年河阴之变北魏统治瓦解,其间历时近一个半世纪。这个过程中,拓跋北魏政权一直在经历向南扩张的过程,大趋势指向中国的再度统一。但在不同阶段,拓跋魏向南扩张的动因、速度并不完全相同,这又和拓跋北魏政权自身的转型过程密切相关,即拓跋人的社会结构、北魏的政权结构在发生变化,导致其对南方扩张的动力、方式和速度也有区别。

这种社会、政权结构对军事扩张的影响,可以分为物质与文化两个层面。物质层面的影响又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掠夺财富。北魏政权从早期到中期(拓跋珪到拓跋弘时代),为劫掠财富而发动对外战争的动机比较明显。二是政权支持战争的手段即战争动员方式。北魏占领中原之后,汉地的军事资源支持着北魏的持续向南扩张,而北魏政权中原化程度越高,可以利用的中原军事资源也越多。文化层面,在北魏政权早期,统治者尚保留着较多塞外游牧族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心态,将南朝看作“非我族类”的他者,对南朝的通使或者战争也多受好奇心驱使。而在魏孝文帝汉化改革之后,北魏统治者已经把自己看作中原文化的正统,将南朝看作势不两立的僭越者和挑战者,急于进行“大一统”的战争以实现天下归一。北魏解体之后,北齐、北周、隋仍在沿袭这一进程,直到隋的统一。

本书第一编已经谈及,草原游牧族“原生态”的骑射战术与草原早期部落联盟的松散政治形态有直接关系。其主要特征是:

政权形态,是部落联盟而非君主集权体制,传统习俗仍有较大影响,缺乏统一和强有力的国家机器。

兵员构成,“士力能弯弓,尽为甲骑”,农(牧)闲时节全民皆兵,参战目的多是为抢劫战利品。

单兵战术,以骑马射箭(骑射)为主,极少采用骑兵冲击作战。

集体战术,以游击、袭掠为主,极少采取正面作战。

这些特征在西汉时的匈奴帝国最为典型。但在中原骑兵探索出冲击战术之后,游牧族仅凭骑射已经无法与中原对抗。所以东汉至魏晋时期,塞外游牧族在与中原的合作与冲突中,开始学习汉地的集权政治模式,以便能够推行骑兵冲击战术(当然,战术转型并非游牧族政治走向集权化的唯一目的)。到西晋末,才由内迁的匈奴、羯胡彻底实现了这个转型,建立起汉化的君主集权政治体制,同时实现了骑兵的冲击战术转型。崛起较晚的拓跋鲜卑,则要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这一政权结构和战术形态的转型。

和十六国多数政权类似,北魏也是由塞外少数民族建立。但和以往建立十六国政权的匈奴、羯胡、慕容鲜卑、羌、氐等族类不同的是,拓跋鲜卑在建立北魏政权之初,尚保留着比较“原生态”的草原游牧生活方式,受中原政治、文化影响相对较弱,即所谓“中原化”(或称汉化、封建化)程度较低。在其统治中原的百余年时间里,才逐步实现了文化、政治结构的中原化,并对之后的北齐、北周直至隋唐时代产生了深远影响。从这个角度看,拓跋人的历史也是中古时期北方民族入主中原的一个典型个案。而且关于十六国诸政权的史料记载非常缺乏,《魏书》却保存了拓跋部和北魏王朝的较详细史料。所以通过拓跋政权的历程,可以总结从草原游牧族到中原王朝的战争转型规律。本编将拓跋魏战争形态划分为三个转型阶段:

第一次转型,发生在从草原时期到占领中原之初:早期战术形态以骑兵为主,需要经历从骑射到冲击的战术转型;政权形式上从部落联盟的松散政治形态向君主集权的政治形态过渡。北魏道武帝拓跋珪一代人正是这一转型的关键。

第二次转型,发生在对中原的长期占领中:兵种形态上,组建和使用步兵,总结大兵团持久战、攻坚战经验;政治形式上,强化基层政权的控制力,深化对汉地居民的统治,以便利用中原的财赋、人力等军事资源,进行中原传统形式的战争。从拓跋珪进占中原之后,到孝文帝元宏迁都洛阳之前,北魏军政体系都在进行这个转型,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太武帝拓跋焘和献文帝拓跋弘时期的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