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食具的分类
储藏具
储藏具主要用来储藏食物原料和食物成品,包括瓮、罐、仓、瓶、壶、菹甖等。
盛食具
盛食具是进餐时候用来盛放食物的器具,相当于现在的餐具,主要有以下的几种:盘、盆、碗、盂、、豆、敦、俎、案等。另外,还有既可以作为炊具又可以作为食具的鼎、鬲、甑等。
盘:早在新石器时代古人就已广泛使用陶盘作为盛食器皿,盘有陶、铜、漆木、瓷、金、银等多种质料。
盆:比盘大而且深。
碗:碗像盘但是比较深,形体稍小,是中国炊食用具中最常见的器皿。碗最早产生于新石器时代早期,历久不衰且品类繁多。
战国·陈侯午簋
盂:盛装液体的敞口器具。
:陶制的器具,形状像盆而较小。
豆:盘下有高腿的称为“豆”。豆是木质的,陶质豆称为“登”,竹质的豆则做“笾”,都是盛食的器皿。豆一般是盛装肉食的,多用于祭祀场合。
俎:是平板下安有足的器皿。俎既可用来放置食品,也可用作切割肉食的砧板,因此后有“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成语。俎有石俎,也有青铜俎。
案:形态功用与俎有很多相似的地方。食案大致可分两种:一种案面长而足高,可称几案,既可作为家具,又可用做进食的小餐桌;另一种案面较宽,四足比较矮小或者没有腿。案上可以放盘、碗、杯、箸等器皿,它是专门用于吃饭时摆放东西的器具,可称为蒮案,形同今天的托盘,多为陶质和木质。
簋:是青铜质圆形两耳带足的大碗。青铜器产生之前,此类器物是陶质或竹木质,被称为“塯”,或称“土簋”,功能和碗一样。簋是专门盛放素食的器皿,经常和鼎连用,并且经常以偶数的形式出现,用来表示使用者身份地位的不同。秦汉之际,作为实用器的簋已不存在。
夏·陶鼎
盒:是两碗相扣的器具。盒最早产生于战国晚期,在西汉早期和中期比较流行,有的盒内分许多小格。自西汉至魏晋,流行于南方地区。盒的质料有陶质和金银质、漆质等。
敦:专指一种青铜质的盛食器,呈圆球状,上下均有环形三足(或把手)两耳(或无耳),一分为二,盖反置后为足,与器身完全相同,用来盛装黍、稷、稻、粱类谷物食品。敦在商周两代时比较流行,盛行于春秋战国时期,秦汉时已经基本消失。
鼎:在新石器时代,有陶质的鼎。到夏商周时期,鼎也变为青铜器皿,用来烹煮和存放肉类食物。鼎有圆形和方形,圆形最为常见。鼎多作为礼器,是地位和等级的象征,最高的“天子”使用九鼎,所以“九鼎”又作为国家的象征,有“一言九鼎”之说。鼎最早出现于黄河中游,距今已经有8000年的历史了。
鬲:鬲最早是用来煮粥和盛放粥的器皿。新石器时代有陶鬲,青铜鬲则出现于商代早期,盛行于西周和春秋。鬲后来的作用也发生了改变,只用于盛放粥了。
鲁伯愈文鬲
甑:甑就是底面有孔的深腹盆,是用来蒸饭的器皿,它的镂孔底面相当于一面箅子。甑只有和鬲、鼎、釜等炊具组合起来才能使用,相当于现在的蒸锅。自新石器时代晚期产生后,甑便绵延不绝,今天的厨房中仍能见到它的遗风。
釜:古代写作”!“,实际就是圆底的锅,它产生于新石器时代中期,商周时期有铜釜,秦汉以后则有铁釜。带耳的铁釜或铜釜叫作“鍪”。釜单独使用时,需悬挂起来在底下烧火,大多数情况下,釜是放置在灶上使用。釜是用来煮饭的器皿,故有“釜底抽薪”的成语。这也可以看出“釜”是吊起来使用,在它的下面加火以煮制食物。
飌:这是一种复合炊具,上部是甑,下部是鬲或釜;下部烧水煮汤,上部蒸干食。陶畓产生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商周时期有青铜!,秦汉之际有铁!,东汉之后,飌基本消失。
":将鬲的上部加长并做出流,一侧再安装上把手就成了”,有三个空心足。“是中国古代炊具中个性最为鲜明独特的一种,只流行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大汶口文化和山东龙山文化,其他地域罕有发现。同鬲一样,“也是利用空袋足盛装流质食物而烹煮的,但它因有可以外泄的流和#而显得功能更齐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