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我居然是个忙人

王彤双腿曲起,胳膊搭在膝盖上,轻轻咬着拇指尖。

“其实,也无所谓好不好。”她模仿着褚青的样子,低低道:“就是这样么,出生,长大,工作,然后出来拍戏……反正无所谓好或不好,就是正常的拍戏。”

语气,神态,都对,可你那憋不住翘起来的嘴角是怎么回事?

褚青一脑袋黑线,第一次对她大声讲话:“你别学我行么,我问你呢!”

“你跟我喊什么喊?”王彤眨眨眼,拍了下他的头,道:“快点把你那烟抽了,等会给我一条过,我困着呢。”

她终究还是躲躲闪闪的,说完就站起身,拍了拍裙子,拐过墙角。

褚青把还剩下一小截的烟头弹出去,看着没熄灭的火点顽强地在地上残喘,忽站起身上前几步,用力踩了踩。然后叹了口气,抻了抻被夜凉侵袭得有些僵硬的胳膊,也拐过明暗相间的墙角。

“哎对了,我一会带你去一个,挺好的地方。”

重新开拍,她右手拿着半杯酒,贴在脸上,笑道。

“什么地方?”褚青情绪也缓和了下来,发挥正常地对着台词。

“去了你就知道了。”她声音放轻,还点了点头,露出一种绝对没骗你的表情。

“可以啊。”褚青回头喊道,“小姐,结账。”

这家饭店真实的老板娘入镜,道:“四十一。”

他掏出一沓钱,细细地拈出几张,笑道:“走吧。”

“谢谢你啊。”王彤挎着包,起身,跟他出了店。直到这个时候,摄影机总算给他们俩一个正面的特写,随即就消失在黑夜中。

……

北京,北影厂一个小型的放映室,小幕上正放着一段样片。

入眼的先是一段十米来高的城墙,厚厚的夯底,白灰包砌的城砖裹着外壁,敦敦实实地戳在那儿,占了屏幕将近一半的空间。

这段画面的构图很独特,高高大大的城墙,底下站着两个小小的人,一男一女,贴着封死的城门洞子。他们在固定的范围内走动,不时挥舞着胳膊,能看出在说话,但里面没有声音,像出古怪的默剧。

片子不长,五分钟就到了头,小屋子里的灯光亮起,照着座位上的三个人。

“那个男演员的裤子不对,那会儿还没有这种款式。”一个戴着眼镜,头发半秃的中年男人开口道:“而且,演的好像也差了点……”他换了种委婉的方式,继续道:“其实也不错了,但跟那女演员一比,节奏就显得很乱。”

贾樟柯歪在椅子上,眼睛肿得厉害,还不到三十却已经有早衰的迹象,笑道:“林老师您放心,他是男二号,就是临时搭一下,我那个男主角正在外边拍戏呢,抽不出空。”

“哦,就是演《小武》的那个?”

“对,就是他。”

这人叫林旭东,是这部新戏《站台》的顾问,职业是画家,顺便搞搞电影研究。因为片子的背景是在八十年代,很多细节都要突出那种年代感,贾樟柯不可能一个人全搞定,有纰漏的地方就需要他来补足。

这一年,对老贾来说,无比的漫长,苦闷且灰暗。更可怕的是,他什么都做不了,只能等待。

年初那纸禁令发出后,原本保持合作意向的上影厂,直接放任这个项目扑街,更没有时间和精力去为他走动关系。

老贾一直等到了年中,见实在无望,就回到北京,去联系北影厂。毕竟根正苗红,地处中央,跟某局要更密切一些。

当时厂里几个比较有影响力的人物,非常喜欢这个本子,愿意为他奔走活动。比如副厂长史东明,还有田壮壮。

话说田壮壮从九二年开始,就因为《蓝风筝》被禁了十年,这个超长的期限,在所有被虐的导演里独一无二。他空挂着个第五代的头衔,却不能拍片,只好把对电影的热爱转到了对青年导演的扶持上。连续在王小帅、路学长、章明等人的片子里担任监制,并且疏通关系,为他们拉来了厂里的资金。

甚至可以说,这几个第六代主力军的试验电影,能获得半官方注资,都是他的功劳。

正是因为有了这两位的鼎力支持,老贾一度又燃起了希望。他拍的,毕竟是这片土地上的事情,他迫切的希望自己的电影能在国内传播,而不止是小规模的学术放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