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天下第一

中土并不在中间,从地理上说,其实是在东边,之所以称为中土,是因为这里是玄门发源地。

当今天下是玄门的天下,各个大陆起什么名字自然是玄门说了算。

在中土还有一个中州,这个中州和中土一样,从地理上来说也不是在中间,而是在东部偏北,在上古年间原本称为月州,并不叫中州,之所以改成这个名字,是因为太虚门就在这里——或者说得更确切一点,是因为李太虚选择这里建立山门。

李太虚是万年前的天下第一人,太虚门是天下第一门派,哪怕现在佛门完全压倒道门,佛修遍布天下,数量是道门修士的十倍,也不敢争这个天下第一。

中州方圆千里,又是中土腹地,绝对是一等一的繁华,不过这里却没有衙门,也不受朝廷管辖。

这是特例,唯一的特例。

这是因为李太虚不喜欢朝廷,他早年曾经当过兵、抛头颅洒热血,结果却被人陷害。

这位太虚道尊心胸并不宽广,在大劫之后,照他的本意,根本没有打算设立朝廷,而是让各道门管束,结果出了很多事,最后不得不设立朝廷,由世俗中人管理世俗世界。

不过即便如此,李太虚还是有设立改朝换代的规矩,照他的话来说,朝廷只能是道门的孙子辈,朝廷能不能存在要看道门有没有人,他更不想看到眼皮底下有朝廷,所以整个中州只受太虚门管辖,和朝廷无关,甚至是朝廷的禁地。

和其他门派不同的是,太虚门并不在深山中,而是在城内。

这座城很普通,和一般的城没有两样,并不特别繁华,也不显得荒凉,城内有座小山,或者说是土丘,高不过五十余丈,从山脚到山顶的台阶正好一千九百九十九级,山上除了树木茂密,并没有特殊的地方,那些树木也都是碗口般粗细的普通树木,顶多只有百十年的时间,景色也只能称得上秀丽,比起那些名山大川来绝对差得远。

太虚门就在这座小山头上,没有人能想象得到,鼎鼎大名的太虚门只是一座小道观。

这座道观确实很小,前后只有三进,左右有两座偏殿,大殿内也就十几个道士,看起来全都像普通人,为首的是头发花白的老道。

原本老道正在做法事,突然停了下来,随手一招,立刻有个道士走过来,问道:“师父有什么吩咐?”

“外面有客人来了,你出去接一下吧。”老道放下手中的法铃,转身朝着偏殿而去。

老道一走,其他道士也停下动作,去做各自的事情。

此刻,在上山的台阶上,有三个人正拾级而上。

这三个人,其中一个就是那中年道士,不过这次并非以他为首,为首的是一个老道士,此老白发白须,红光满面,皮肤光滑如婴儿,穿着一件八卦仙衣,头顶束发紫金冠,手持一柄拂尘,行走时仙衣飘摆,拂尘摇逸,很有几分出尘的味道。

老道道号紫煌子,是天剑山的掌门,中年道士叫朱辉子,是老道的师弟。

紫煌子三人降落在城外,并且一路用走的,别说遁法,连轻功都不敢用。

当初陈元奇带着谢小玉等人去九曜派的时候,也是远远降落,不过九曜派有派人迎接,而且至少还能用遁法,从这一点上,就可以看出太虚道尊和九曜道尊的差距。

再说,这不只是敬畏的问题,因为李太虚当初立派的时候,就在山门四周布下禁制,一旦进入其中,什么法术都不能用。

那时这里只是一座不起眼的小山头,禁制的范围也不大,只有方圆十里;后来这里的人渐渐多起来,变成一座城,这个禁制就笼罩住整座城,好在这点距离并不远,这座山头也不高,就算步行也不过半个时辰的工夫。

还没到山顶,紫煌子三人就看到道观门口有个年轻道士垂手而立。

那个年轻道士正是李道玄,四子七真中的第一人。

紫煌子对李道玄不敢倚老卖老,走上前去,先是稽首一礼,然后说道:“道玄师侄,烦劳你禀报一声,就说我等三人求见。”

“师父已经知道三位来这里,所以让我在此相迎。师父他老人家在偏殿相候,三位请跟我来。”李道玄转身在前面引路。

紫煌子并没有急着进门,而是掏出十文铜钱扔进门口的功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