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康城里的年味不及京城浓,但今年的北安王府却一改去岁冷清的模样,差点被来客踏破门槛。
戚游赶在过年之前回了一趟康城,但不是心心念念要回王府过年,而是康城里的事务已经堆积到他必须回来一趟。
来到辽州之后,他多数时候在外,与几个孩子相处的时间大大减少了,但曹觅却知道,整个王府就是因为有他在外奔波,才能撑起来。
见他此次回来明显精瘦了些许,尽管两人之间并没有夫妻之情,曹觅还是有些心疼。
她觉得自己应该是最近对着三个孩子多了,忍不住把家里的这一位也列入了需要看顾的名单。
正月里的热闹过去之后,一家人久违地一起坐在榻上,享受着难得的清闲时光。
三个孩子久未见到自己的父亲,都围到他身周,聊起近来的琐事。
戚瑞二月份就五周岁了,已经开蒙大半年,双胞胎也蹭了几个月的课。戚游坐在榻上,考较起三人的功课。
时常被林夫子夸赞的小神童戚瑞在戚游面前比往日里还要规矩,模样像极了他的父亲。
两人就这样一个低头侧耳倾听,一个抬头恭声回话。房中暖融融的灯火将父子两的身影印到墙上,曹觅刚吃过饭,正是犯困的时候,昏沉之间只觉得家的概念在一刻无比的清晰真实。
老大和老二的课业非常好,轻易得到了戚游的赞许,只有老三,哀哀切切打着擦边球过了,委屈地回头找曹觅时,眼角还泛着点泪花。
曹觅就有些不满意地瞅了戚游一眼。
其实戚然的表现放在别家也算优异了,毕竟他还不满四周岁。实在是上面两个哥哥太优秀,这一番比较之下,就显出他的平凡了。
但戚瑞和戚安本就不能以常人的标准看待,曹觅自己很少拿三人出来比较,就怕老三出现什么心里阴影。
考较完了课业,戚瑞突然问道:“父亲,封平是什么样子的?”
戚游想了想,道:“康城和京城是用来生活与享乐的城池,但封平是时刻准备着战斗的关隘。”
他提起封平高筑的城墙,数十座瞭望塔陈列在周边,入秋之后,兵卒每日都能在上面看到隐于荒道上的戎骑。
他也提起今年的风雪,武安村的一个兵卒收养了许多孤儿,被发现时许多孩子已经冻伤,是雷厉下了命令才保住了那些孩子的性命。
戚然眨了眨眼睛,突然说道:“孤儿?可以把他们送到容广山庄去啊。”
他转头看着曹觅:“娘亲可以收留他们。”
几个孩子后来又跟随曹觅去过两次容广,对那里的学堂记忆尤新。
曹觅摸了摸他的小脑袋。
感觉到戚游看过来的目光,她知道戚然的这句童言应该是被北安王听进去了。
于是她点点头:“嗯,也可以。”
她看向戚游,索性直接道:“去年山庄丰收,仓中的粮食有了富余,辽州今年若还有流民,山庄可以继续收拢一部分。”
“你还有余力?”戚游挑挑眉。
曹觅颔首,想了想道:“明年我打算扩大耕作的规模,将山庄中闲置的土地开垦出来,再将羊毛坊从山庄中分出去。
“庄里目前需要大量的人手。”
事实上,曹觅对于明年的规划,远不止以上两项,但她知道不必说得太多,点到为止就够了。
果然,提起羊毛的事情,戚游也上了心。
封平的军队已经知晓了羊毛的好处,如今大军上下还有几万套的缺口没有补上,戚游也有些急。
再者他如今成为辽州的封王,曹觅能解决部分流民的问题,于他也有益处。于是他点点头,道:“本王知道了……你明年能接纳多少人?”
曹觅琢磨了一下:“那些走投无路的孤儿……你看着办吧,能送来的就都送来吧。但是青壮的话,我需要七百左右,不拘是男是女,只要能干活就行了。”
戚游点点头,明显是应下了。
两人都没有注意到,在日常的交流中,他们已经自动省去了“本王”、“妾身”这样的自称。
这种情况,即使在原身姐姐,也就是第一任王妃还在时,都没有发生过。
曹觅不自称“妾身”,很大一个原因是因为不习惯。在心情放松的时候,她有时候说得顺嘴,就会直接忘了这回事。但戚游的改变,似乎来得有些突然,却又顺理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