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15
一场春雨后,山上的茶叶“噌”地往上长。去年冬天的大雪,将茶叶狠狠地往死里压了一回。可是,春天的阳光一到,茶叶们就醒了。虽然身上还有些伤疤,但是,这些绿色的小精灵们,一个个抖擞着精神,在阳光下不断地伸长着。雨后阳光,更是给它们好好地洗了个日光浴。
从窝儿山往下一看,一垄垄的茶叶,整齐地像早晨排队上操的孩子,往杜光辉的眼前涌来。杜光辉看着,心里的喜悦不断地氤氲开来。
高玉望着杜光辉,说:“杜书记,今年的茶叶,虽然经过了去年的大雪,但是品质好。茶叶是越冷越好。产量低,品质好,价钱上来了,其实还是一样。”
杜光辉没有做声,黄支书在边上说:“我们桐山的茶叶,内质好。但是在市场上卖不出好价钱。主要还是形不好。我们大部分是手工,茶叶做出来难看。”
“我也是这样想。桐山的茶叶,春节时我一直在喝,我还拿着它请教了一个搞茶叶的老教授。他也同意你的观点,内质不错,但不好看。一开始就影响了消费者的购买欲。这个还是要想办法解决。”杜光辉说完看了看高玉。高玉也正在看他,两个人的目光一碰,赶紧各自收了回去。
回到黄支书的屋里,黄大壮也赶了过来。几个人坐定,黄大壮说:“真的没想到,当时跟我坐在一个车里拉呱的,竟是我们的县委书记。如今这样的书记少了。我看过不少当官的,哪个不是……”
高玉朝黄大壮眨了眨眼,黄大壮不说了。高玉说:“目前的当务之急,是要搞茶叶的深加工。通过加工,带动茶叶的价格上涨,才能刺激明年的种植。”
“这是一个好办法。”杜光辉问:“搞一个机制茶场要多少资金?”
黄支书把烟弹了下,道:“小型的,七八万吧。如果规模大一点的,十五六万左右。”
“钱也不是很多嘛。”杜光辉看了看高玉,说:“我回去给书怀县长说说,看看能不能从财政挤一点。可是,我担心的是下一步搞种植,资金可不是小数目。”
“一亩茶叶的种植,需要大概两千块钱。如果我们发展一千亩,就是两百万。这是个不小的数目啊。”高玉叹了口气,接着道:“乡财政现在也困难。去年的一些人头费都没有发齐。为此还向信用社贷了一笔款子。不过,要搞茶叶开发,乡里还是要投入一些。那也只是象征性的。其余的就……”
“两百万……不少啊!能不能从项目上做做文章?”杜光辉问。
“这个当然可以考虑。以前我们也做过。这里面有学问。跑项目嘛,就是跑。项目都是跑出来的,如果杜书记能为我们玉树乡跑,那一定能成。指望县里那些部门,不大可能。搞了几次,也花了钱,结果……唉。”高玉说:“跑项目的铺底资金,乡里出一些。黄支书,村里能不能也拿些?”
黄支书哈哈一笑,“高乡长,你是知道的。村里一分钱也没有。哪来拿?不过,既然杜书记和高乡长都有决心,我个人可以想办法筹一些。就算我入了股了吧。大壮呢?你也投了一点?”
“也好。只要搞成了,搞好了,不愁钱回不回来。我投一万。”黄大壮快人快语,连投的数字都说出来了。
杜光辉看着,心里竟有些感动。这些人可都是为了窝儿山的茶叶开发。黄支书和黄大壮,算得上是窝儿山的精明人,日子都能过,其实犯不着来淌这淌水的。高玉也有些激动,说:“既然这样,我个人也投一些,算一股。下一步的开发,我们就搞股份制。”
“这是对的。股份制能强化责任意识,有利于管理和长远发展。”杜光辉想了想,“我回去后就给书怀县长汇报。项目这事,过几天我到省里去看看。高乡长如果有空,我们一道过去。”
“好。”高玉爽快地答道。
从窝儿山回到县里后,杜光辉就赶着去找琚书怀。琚书怀一听杜光辉的介绍,笑了笑,说:“光辉书记看来是盯上了窝儿山哪。哈哈。那个高玉不简单。这个建个小茶场的事,我看这样吧。先搞一个小型的,从财政拿八万。够了吧?至于大型的,我建议还是等茶叶种植搞上来了再说。光辉同志,你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