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抑郁的根源

抑郁症的病因有二,所以想引导一个慢性抑郁症患者自杀,也需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想办法使其停止服药,降低大脑内血清素的含量,为心理干预创造物质条件。二,找到抑郁症发病的根源,推导出发病的心理过程,再想办法引导其心理重演这一过程,从而导致抑郁的再度爆发。

第一点很容易做到:兰释是处方药,只能在医生的帮助下购买。李松经常随身带着兰释,说明他很可能拥有一名长期合作的精神医生。只要买通这个医生,让他给出暂停服药的建议,李松是不会不听的。

关键在于第二点:李松生于49年,20多岁开始服药,抑郁的根源显然和六七十年代的某种经历有关。85年,抑郁症出现了一次短期爆发,说明当年的经历,再次触动了他内心深处的抑郁根源。从袁主任提供的调查材料来看,他的抑郁根源很可能和祖父受迫害致死一事有关,但这毕竟只是毫无依据的推测。放在其他任务上,我可能会通过不断的试探进行验证,但此次任务至关重要,和目标的接触机会也极其宝贵,在猜测得到证实之前,我是绝对不能轻举妄动的。

“袁主任。”我随后说道,“还差最后一件事。帮我调查两个时间点,一是李松祖父受迫害而死的具体日期,二是李松开始服药的确切年龄。明天对李松的专访开始前,请务必调查清楚。”

“明白了。”袁主任说,“我现在就开始查,但结果不好保证,我会尽最大努力。”

“至少查清楚其中一项。”我最后说,“也好让我有个推测的依据。”

回忆至此,一只温软的手突然搭到了我的后颈上,我本能地一哆嗦,再度回到现实。老婆把茶水放到书桌上,愧疚而略带惊慌地看着我:“啊,是不是影响你了?”

“没有。”我松了口气,抬头对她笑笑,又迅速低下头说,“妞,辛苦你了。我是说,这些年你辛苦了。”

她半弯着腰,搂住我的脖子,吻了吻我的脸颊,两秒后又看了一眼电脑显示器,随口问道:“这是谁啊?”

“哦。”我看着显示器里李松的会议发言特写,轻轻咳嗽一声,说,“一个老朋友,一个过世好几年的朋友。”

2007年7月22日上午八点半,省监察厅召开了一场常规工作会议,李松代表纪委出席并发表讲话。我一边作为记者在会场内拍照、记录,一边对李松进行近距离的观察。虽然是行政监察方面的会议,但李松的发言还是着重于反腐工作。说到调任半年以来的工作感受,他直言不讳地说:

“在座的各位可能心里都明白,省里存在着一股顽固势力,一个庞大的利益集团。这个集团已经渗透到了党内,成了不得不除的毒瘤……我可以负责任地说,在场的某些人,就和这个利益集团有着很深的牵扯……这些都是要查到底的,但你们也不要怕,我奉劝那些误入歧途的同志啊,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主动到相关部门交代,争取较为宽大的处理……我可以跟你们讲讲我最近遇到的人和事,看看这个利益集团是多么猖狂,多么无法无天……我上任不到一个月,不到一个月啊,就有人敢提着现金去找我……最近三个月,我还收到不少信,有威胁我人身安全的,有威胁我的家人的,还有些信里说得更直白,什么‘李书记,可别敬酒不吃吃罚酒,’、‘你在别的地方能呼风唤雨,来了XX(本省)注定要栽跟头’……我今天可以先交代一下自己的家底,啊,我父母都已经过世,女儿也遇到车祸不在了,只剩结发妻子卧病在床。我经常到医院陪她,经常跟她交流,她说呀,她已经做好了随时拔掉氧气管的准备。我和她都已经视死如归,所以那些威胁我的人,我可以明确地告诉你们,有什么招数尽管使出来,第一,我和妻子都已经备好了棺材,我们都不怕死,第二,敢动我,只会给你们的保护伞增添麻烦,这无异于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他的发言慷慨激昂,会场掌声不断,不少与会者和记者还纷纷落泪。我对李松的胆气深感敬佩,但同时,也在他的言行中觉察到一些异样。

我发现,每次说到与死亡有关的话题,他总会低一下头,额头上的皱纹明显加深,呼吸也会出现短暂的急促。另外,有三次提到自己的死时,他都下意识地把手放到了心脏的位置。这些表情和行为,在谈论与死亡无关的事件时,一次也没有出现过,具有与死亡相关的高度特异性。下意识低头和皱眉通常代表不自信,呼吸急促象征突然的紧张,这些都是心理不适的外在表现。至于把手放到心脏处,似乎也有着某种十分特殊的意义,可能是某种仪式化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