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明夷不知道这些隶臣妾心里在想什么,仔细的吩咐完之后,就转身去了铁匠作坊。

单靠这种大锅煮的方法提取起来太困难,只是先试验到底能不能提取出酒精而已,如果可以,想要真正的小量提取酒精,还是需要正经的蒸馏工具。

这时候就要感谢稳扎稳打的九年义务制教育了!

回忆了一番当初化学实验课的蒸馏工具以后,明夷拿出一面从咸阳宫中带出来的、极其精美洁白的丝帛上,然后用炭笔绘制了几样在工师看来怪模怪样、丝毫不实用的酒杯,标好大小刻度后,交给了工师命令他制造。

其实用玻璃和橡胶制造最好,然而这两种材料在战国时代也只能想想了。

想到这里,明夷突然想起那次和赢政一起吃饭时见到的一个杯子,那是一个据说从吴楚之地传来的水晶杯,白水晶制作的杯身光滑明亮、毫无花纹,一眼望去和玻璃杯也没什么区别了。

如果还有这种品质的水晶,不知道能不能打磨出来简易的显微镜,或者是想办法将赢政的那个水晶杯打碎……

工师有心讨好,也是为了炫耀此处工匠的高超技艺,殷勤的问道“不知贵人想要在这些酒杯上刻什么花纹?凤鸟纹、饕餮纹或者是方棋纹、复菱纹?”

明夷回过神来连忙制止,真在上面雕了花纹,这套器具也就白做了。

“不需花纹装饰,青铜面越光滑明亮越好。”明夷说道。

工师满脸失望的领命而去。

等到工师走后,坐在嘈杂混乱的工匠作坊里,明夷指尖轻扣桌面,敲打出规律的响动声。

没穿越之前,明夷一直坚信是历史书上的记载,认为纸张是东汉的蔡伦发明出来,一直到当初在楚国时见到了虽然极其粗糙,但确实是纸的树皮纸。

现在想来,纸张应当是在战国时就已经发明了,只是因为太过粗糙不平、吸墨性又不强,还没有竹简好用,所以才没有推广开。

而东汉的蔡伦,应当是将纸张改良才对。

明夷不会造纸,只能依稀记得书上寥寥几句用树皮、麻头、碎布、鱼网再加上石灰水之类的捣制成浆,取膜去水,然后晾干。

不过这不重要,只需要将正确的思路提出,让擅长的工匠不要走弯路的仔细专研,再许诺成功之后有重金赏赐就可以了。

重金之下必有勇夫。

只要假以时日,不怕纸张制成不出来。

明夷百无聊赖地支着下颌,凝视着熊熊燃烧的篝火和美酒,思考着要不要再把工师叫回来,商量制造纸张的事情。

还是算了……

虽然没有纸张会带来很多不便,譬如说在某些时刻只能用麻布,甚至更悲惨的沦落到使用竹片。

因为传染病,想办法做酒精也就罢了。

纸张对于传播记载知识的能力要比竹简翻了十倍还不止,有了纸张,进而可以学习知识的人才必然会翻上好几番。

做纸的事以后再说,何必给秦国增添助力!

从这天开始,明夷每三天出一次宫,监测提取酒精的进展如何,因为秦王的命令,赵高也会跟随在侧。

在获得了这一点自由以后,明夷还想办法写了一封简短的信笺,说自己有事要暂时停留在咸阳城中,无法回去探望母亲,让她不必担忧,然后避开赵高让人送了出去。

相处久了,明夷发现未来始皇帝会重用赵高这样一个内藏野心的宦官,真是情有可原。

赵高真的是太贴心了。

他天冷准备披风、天热准备冰饮,困倦了休息时他悄无声息、无聊时他谈起各地风俗趣事解闷……体贴入微并且事事想在明夷之前。

如果仅仅是这些生活小事也就罢了,偏偏赵高还颇有才华,可以将秦国那些繁琐至极、看一遍都会感到头疼的律法旁征博引、倒背如流,谈起一些案子来更是堪称能谋善断。

除此之外,赵高还写的一笔好篆字,铁钩银画、笔触有力。

如果不是历史已经透了底,明夷绝对会对眼前这个年轻宦官满心欣赏。

夏末秋初,经过多次失败以后,制造出来的蒸馏器具终于可以勉强使用。

这一天的明夷乘马车回宫时,刚巧与一辆正要出宫的马车迎面碰上。

这是咸阳宫中一个花木葱茏的拐角之处,一侧是湖水一侧人工垒出的山石密林,道路比较狭窄,两辆马车顿时相持在路上动弹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