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现在
这是宛市排名数得上前十的国际学校,除去师资与环境之外,还有一个非常特别的地方,它对残疾人非常友好,接纳所有或先天,或后天的肢体性残障人士。
学校里有搭乘轮椅的专用道路与电梯,校巴也有特地设计的升降系统,从教学楼到宿舍楼,再到操场、花园、林荫道等地,全部按国外的残疾人保障系统标准,留出了专用设施。学校却不仅仅招收残疾人,而是给了乐遥这样的年轻人一个机会,让他与健康的学生一起念书上学。
只要进入校园,乐遥就已不需要任何人的帮助,单靠自己也能独自到处行动。
唯二令周洛阳郁闷的点是:一,学费实在太贵了;二,要求所有学生一起住校,一视同仁。
“你必须让他像同学们一样,适应校园生活,”级主任显然见惯了太多焦虑的家长,说道,“否则你就算能照顾他一辈子,还能大部分时间把他关在家里么?他需要有自立的环境与机会,去慢慢学会在没有人陪伴的前提下,融入这个世界。乐遥身体不健全,思想却是健全的。你看,我们这里还有像他一样的孩子,也能住校,他为什么不可以?”
周洛阳承认,乐遥需要的,确实就是这样的人生。先不说谈恋爱结婚,成家立业。对使用轮椅的残疾人而言,当下国内的环境虽在不断改善,却还算不上非常方便,至少与发达国家相比所去甚远。
许多残疾人日常很少出门,就像在家里坐牢一样,也不想出门,哪怕偶尔出来散心,在无人陪伴的情况下也不会离开家里太远,别说自己坐公交、坐地铁、叫出租车等事项,大多习惯在小区里放放风就算了。
“条件不错。”杜景把乐遥的大包小包提进寝室,周洛阳要给乐遥铺床,乐遥却笑着说:“我自己来吧,让我试试,我可以的。”
周洛阳便站在一旁,看弟弟坐在轮椅上努力地动手铺床,杜景看了一圈,双人寝室很宽敞,留足了轮椅活动的空间,两个盥洗室,其中一个是无障碍洗手间与浴室。每天会有教工过来清扫,假设乐遥提出要求,还会帮他洗澡,或是坐在浴帘外守着。
杜景特地检查了窗门,周洛阳知道他想到了当年他们一起生活的寝室,两人对视一眼。
“比以前咱们住的地方好多了。”杜景说。
乐遥说:“你看?好了,我这不是可以的么?”
周洛阳一笑道:“对,你可以。”
室友回来了,是个高个儿混血男孩,显然刚下课,名叫张亚伦,朝三人点头,他已得知会有新室友的消息,顺便帮乐遥领来了他的校园卡。
“不会有什么问题的,”张亚伦说,“哥哥们放心吧,有需要我会给你们打电话。”
乐遥有一点不太好意思,说:“谢谢你。”
弟弟需要与除了自己之外的人朝夕相处,这点也引起了周洛阳的焦虑,但看样子班主任确实兑现了他的承诺,为乐遥安排了一个懂事又礼貌的室友。张亚伦母亲是外籍,在大使馆工作,父亲则是文化学者,看上去随和又好相处。
“乐遥就拜托你了。”周洛阳没有请张亚伦吃饭,也没有特地说什么,缘因他觉得不需要。能否互相信任,都是命运注定的,合不来的人之间,说再多做再多也没用。
按班主任的要求,残障学生没有特别待遇,乐遥需要尽可能地独立起来,让他自己去做每一件事,周洛阳不能插手,且报到过后,就必须尽快离开校园。杜景检查了所有的生活必需品,又去楼下超市帮乐遥买了些零食。周洛阳便被要求离开学校,礼拜五傍晚再来接弟弟回家。
站在校门口外,看那几栋教学楼时,学生们已经去上课了,从这里看不见三楼的教室,但周洛阳知道弟弟已经在教室里,摊开书本,跟着听他的第一节 课了。
此刻他的心情极其复杂。
“乐遥不是生来就这样。”杜景在周洛阳身后说。
“嗯,”周洛阳说,“不是,车祸前,他一直是个健康快乐的小孩。”
杜景说:“所以他能习惯,不过是回到自己一年多前的人生而已,他等待这个机会太久了。”
周洛阳与弟弟从小接触的机会不算太多,直到那场车祸以后,他才开始抚养并照顾乐遥。他相信杜景更能理解乐遥的心态,毕竟他们有过一样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