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下葬起争执

林小满不想要师父的钱,手都不伸。

董老直接把钱往她手里塞,他也不怕一个六岁的孩子把一千块钱给整丢了。

“拿着,这钱不是给你的。你家出了白事,当师父的随个礼,怎么了?”

哦,意思是这钱算是给她爷爷奶奶的呗。

这次林小满接得痛快了。

又见董老塞给向红军两张大团结。

“送她回去,路上再买鞋白事该送的东西。”

这个时候,农村白事走礼,其实不会送多大的礼。

普通交情,也就送十块钱,或者一大捆黄纸。

近亲也不会超过五十一百的。

师父那一千已经是个大礼了,这会儿拿钱给向红军,是想让他自己拿着这钱当路费和送情的。

向红军是个机灵的小伙子,一下子就猜到了老爷子的用意。

他也没推辞,下山路过自己家的时候,又让自家爸爸添了五十。

到时候老爷子的钱用不上,肯定是要还给他的。

林小满到家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了,家里已经请了道士先生,敲锣打鼓已经很热闹了。

向红军把人送回来,添了礼,当即就走了。

他这会子去过河,回家还能赶上吃晚饭。

林家倒是想留人,可人家说了家里有事,也就不好留了。

只说下次还和小满一起来家里吃饭。

林小满心说,人家为了你们这顿饭,跋山涉水的不知道得多花多少钱呢。

倒是以后搬到嘉市去了,如果向红军愿意来,倒是可以请到家里玩。

堂屋停灵处摆着一个白色的瓷坛,这就是骨灰坛子了,骨灰坛子前还摆着灵位,旁边是一张老太太的遗像。

那遗像是两年前大姑爷爷回来给太奶奶照的,老人家的音容笑貌仿佛还在昨日。

大姑婆和小姑婆都跪在灵前,两人头戴孝帕,眼睛红肿。

两个姑爷爷都在帮忙招呼客人,大爷爷也跪着,大婆婆倒是看起来精神不错,在一旁和一群隔房的妯娌说说笑笑帮忙叠纸钱。

她家有两个大爷爷,一个是爷爷的亲兄弟,一个是太奶奶二嫁带过来的亲儿子。

这会儿,亲大婆婆在帮忙杀鸭子,拔鸭毛,这是晚上要吃的,马虎不得。

家里就戴孝的人不能吃荤腥,其他来帮忙的客人走礼的亲戚是照吃不误的。

林小满不喜欢这个隔了一层的大婆婆,她一般喊的是随她的姓喊,这位姓苏。

而另一个亲大婆婆姓秦,她也不喜欢。

苏婆婆是个讲究的人,因为大爷爷是桥梁建筑师,还是吃国家饭的。

这位苏婆婆就一直以一种上等人看下等人的姿态看待他们这些乡下穷亲戚。

而在他们家呢,是真有什么样的父母就能教出什么样的孩子。

所以,苏婆婆家的两个女儿也是势利眼。

大的说是在国企坐办公室的,写得一手好字。

小的也不知道在干什么,反正姐妹俩看他们家也有狗眼看人低的趋势。

这会儿这姐妹俩都坐在一边闲聊,也不帮忙,跟客人似的。

当然,家里这会儿也没人去说她们什么。

因为本来家里也觉得他们大老远回来就是客人。

林小满就是有点不满,这死的可是你们亲奶奶,怎么跟没事人似的?

“说起来,你们不该把人弄去火花了,啷个说也该把遗体送回来。”

老人们有讲究,这时候农村还没有普及火化,农村人对火化也很是抵触。

说是人老了都走不安宁,要承受烈火焚身之痛就不说了,火化完哪里能把完整的尸骨带回家?

不小心把上一个遗留的骨灰带回家了,万一到了阴间和自家老人抢地盘怎么办?

总之,一听说老人是火化了被带回来的,不但爷爷奶奶不高兴,就连周围的邻居也说了不少闲话。

“我们也不想这样回来,刚死的时候就通知了大姑和小姑,心想反正人要送回来,就没让小叔过去。”

刘奶奶听了这话,也就不再多嘴了。

毕竟,人家其他子女都没说什么,他们这些街坊四邻就更不好多说了。

只是私下里却闲话不少。

毕竟,两个去那边接遗体的大姑奶奶小姑奶奶回来就说了,自家妈在大哥家住着却瘦得不成人形了。

知道的说是生病了所以才瘦的,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受了虐待呢。

毕竟,生没生病全靠大哥家两口子一张嘴,两个女儿因为自己家里农活忙,也没时间去邻县探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