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爹娘妹妹来 擅长人情世故的小核桃……
三天后,帝陵送来十头两个月大的猪崽子和一柄弯弓五十支箭,定远侯陵送来十只猪崽子和三只羊羔,跟他们一起来的还有陶父陶母和陶桃。
这是陶桃头一次来安庆公主陵,也是头一次来邬家,远远的,她看见一大片空地上晾晒着长长的粉条,由于干湿不同,竹架上的粉条颜色深浅不一。在如藤架一般的粉条帷幕里,大小孩和小小孩举着杆子来回穿梭,竹架上空还有歪歪斜斜的木箭飞来飞去,恐吓着天上的鸟雀。
“有外陵的人来了。”小鹰惊呼。
一帮孩子嗖嗖地聚在一起排成一列,如盯梢的狼似的虎视眈眈地盯着外来的人,他们都接到了重任,陵长大人委托他们盯着外来的人,不准外来的人靠近演武场和作坊。
小核桃个矮,她要踮着脚才能从前人的肩膀缝里露出头,她蹦哒几下,稚声稚气地高声宣布:“不是探子!是我婶婶的娘。”
“陵长大人的娘啊?”小鹰往前几步,她激动地招手:“陵长大人的娘,我叫小鹰。”
“我叫柱子。”
“陵长大人的娘,我叫小蛮。”
“我叫……”
一帮孩子没头没脑地大喊,陶父陶母和陶桃一头雾水地停了下来,孩子们的声音混在一起听不真切,但扬起的小手可欢快了,陶母笑着抬手回应。
陶桃惊讶又激动,她高兴地举起双手摇摆,唯有陶父不尴不尬地站着。
作坊里下粉条的人闻声走出来,姜红玉认出人,她解下围裙摘下帽子,说:“我弟妹的娘家人来了,我得回去招呼一下,我今儿提前下工啊。”
“行,你先回,晚一会儿我也回去打个招呼。”香杏说。
姜红玉领走小核桃,她们娘俩快跑一段路,跑到陶家三人面前,姜红玉一脸的高兴劲,说:“婶子,有些日子没见了,您身子可还康健?这是陶叔和妹妹吧?我是老三的大嫂,我们还是头一次见。”
“嫂嫂好。”陶桃见礼。
小核桃有样学样,她仰着头喊:“姐姐好。”
“这是小姨,不是姐姐。”姜红玉笑着纠正。
“对,喊小姨,这是你婶婶的妹妹。”陶母也笑,“对了,椿丫头在家吗?”
“今儿不在,不过估计也快回来了,她跟老三今儿去山里了,我们陵里的老陶匠在去年冬日过世了,他养的两只狗饿死了一只,另一只狗被老三抱了回来。养了一个多月,狗养肥了,就是还惦记老主人,一放出门就往山里跑,看它实在不想投新主,老三跟我弟妹就送它回山谷了。”姜红玉边走边说。
“是条忠心的好狗。”陶父开口。
“老陶匠死了?那你们陵里烧窑不受影响吧?”陶母担心没了老陶匠,闺女会支不开摊子。
“不影响,我们陵里的人会烧炭也会烧窑。”
说着话,几个人到家了,送猪崽的十个人也由邬二叔领着到了客房,客房外新添了口灶,灶口上砌的是个陶釜,灶台上的泥已干,可以用来烧火做饭了。
“油盐酱醋、粉条、酸菜坛子和碗碟勺铲都在这间屋,以后你们再来,你们自己做饭吃。”邬二叔交代,“还有就是,我们陵里祭田少,米面出产不多,偏偏往后外客还多,所以供不起米面,你们往后再来,想吃米面得自己带。”
“有粉条就够了,多谢贵陵的招待。”帝陵的陵户很是客气。
“招待不周,见谅。”邬二叔同样客气,他扭身一指,说:“那是我家,你们吃水去我家挑。以后陵里的客人多了,我们会搬个大水缸来,也会安排人日日换水。”
“其他陵还没人来换粉条?”帝陵的陵户问。
“可能消息还没传开。”邬二叔说。
此话落地不到一柱香的功夫,陶椿和邬常安带回一队人,他们二人回陵的时候遇到安王陵的陵户运番薯过来。路上交谈后,陶椿得知安王陵的陵长是从录事官那里尝到了粉条,才派人赶牛驮来五千斤番薯,另牵来五只半大的羊羔来公主陵换粉条。
推石磨的男人们还没回家,邬常安喊人过来搬走番薯,再由胡家的族人赶牛羊上山,同时也得知他老丈人和丈母娘带着小闺女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