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大冬天的五花肉炖豆腐……
许培桢给家里人准备的落脚地儿,就是之前他听从关月旖的劝告,买下的两幢四合院。
前头暑假时,他和关春玲带着孩子来北京领证、扫墓的时候,就住在这儿。
四合院的环境真不怎么样。
据许培桢的介绍——大多数北京本地人也不爱住这种房子,但凡有点儿本事的,全都住上了单位分配的筒子楼。
所以现在的四合院,大多都是没啥门路也没有单位的北京人住,或者出租给外地人住。
现在许培桢买下的这两幢四合院,没有一户是北京人租住,全都来京务工、陪读书、陪看病的人住。
现在是年底,在这儿租住的外乡人大多回了老家,四合院里冷冷清清的。
只有两间房还空着在,正好一个院子一间房,一家四口只能分开住。
许培桢和关春玲住在三号院的一个单间里;
关月旖带着妹妹住在四号院的另一个单间里。
本来张建新也想跟着关家人住……
奈何房间不够。
如果他硬要跟着人住,那就是他和许培桢住一间屋,关家母女仨住一间屋。
张建新不敢。
最后只好委委屈屈跟着他爸走了。
关月旖在广州上周村的小别墅里已经住了三四个月,
小别墅住着多舒服啊!
宽敞的房间、大大的床,舒服软和的床垫,视野开阔的窗户、明亮的灯光,还装了抽水马桶电热水器,家里还有洗衣机!
可现在住进了四合院……
就一间不大的土坯房,估计也就七八平米,进屋就是床,床边是箱子、箱子旁是柜子,不大的房间里堆得满满当当,墙壁斑驳脏污,坑洼不平,灯光暗暗的,床是用砖砌的,上面垫着一张席子。
许培桢拿着扫帚、水桶和抹布过来做卫生。
这屋子不大,很快就被打扫得干干净净。
他从箱子里拿出铺盖,将之晾晒在四合院里,“大月月,下午你得记着来收。”
然后他又从箱子里拿出上一次来时,关春玲就已经准备好的新脸盆、保温杯、热水壶、热水袋之类的,连着痰盂也翻了出来,一一交代给关月旖,天黑以后要是想起夜,就用痰盂解决……
最后他拿着保温杯和暖水壶,先带着姐妹俩去了胡同里的公共厕所,然后回到了隔壁院子。
关春玲已经在那边儿院子里生好了煤炉子,烧起了开水。
北京的冬天还是挺冷的。
关春玲仔细摸着她和许培桢的铺盖,又跑去隔壁院子里摸了摸孩子们的铺盖,觉得不够厚实,便和许培桢商量,“铺盖还得多买几床,就怕孩子们水土不服,冷着了就不好了。另外再添两个炭盆,多买点儿木炭,怕是要烧通宵才行。”
许培桢点头。
当下,许培桢掏钱托人买炭盆、木炭;
关春玲烧了几壶开水,把她和许培桢、以及女儿们的保温水杯、热水壶全都灌满了,一家四口这才急急地出了门,去了就近的百货公司。
是的,改革开放后,供销社就更名为百货公司了。
但售货方式还和原来一样,都是柜台销售。
售货员的态度并不怎么好。
许培桢念叨着,想带妻子孩子们去一趟自选商场。
但关春玲嫌太远,说这会儿时间也不早了,赶紧添置好东西就回去吧,有空明天再逛。
就这样,一家四口买了些必需品,就早早回去了。
北京的气候较广州而言,更寒冷、更干燥。
天一黑,就更冷了。
路上也没路灯,往来行人更少了。
一家子匆匆回了四合院,关春玲用煤炉子煮了一锅方便面,卧了八个鸡蛋,一家子应付着吃了起来。
小月月一脸的不高兴,哼哼唧唧地说道:“妈妈这里好冷我不喜欢这里我要回家。”
关月旖安慰妹妹,“这里也是你的家。”
小月月拼命摇头,“我要回上周村的家!”
关月旖,“鸡蛋你吃一个还是两个?”
“姐姐给我吃蛋黄!”
正好关月旖不爱吃蛋黄,姐妹俩倒是很搭。
姐妹俩一共炫了两个蛋,又各吃了一碗方便面,就过去睡觉了。
许培桢又跟了过来,给姐妹俩烧炭盆、重新铺好了床;
关春玲也过来给孩子们送刚灌好开水的热水袋、又再送了两壶开水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