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4章 各有反应
“天一君子, 居然是他!”
“要这么说的话,我倒是没话讲了,我们虽然生得晚些, 未能躬逢其盛,但翻看当年报刊,又或者听人说起, 昔年天一君子屡掀论战, 胆大包天,舌战群儒,闹出来的动静,和如今相比倒也不小呢!只是, 当时天一君子的刀锋是朝着外头的, 而如今——”
“而如今, 华夏一统,儒门早已式微,至少在明面上, 已经没有什么传承了, 再有这样的人想搞事, 岂不就只有冲着内部来了?”
在董惜白看来,这世上人有许多种, 大多数人, 自然都是循规蹈矩, 关心自己那一亩三分地上的事情。在那些愿意把政治钻研得深入一些人群中, 动机分为几种:
有些人,如同顾眉生和吴香儿, 都是因为自身的际遇见闻, 激发了政治上的理想, 因此想要有所建树;有些人则是愿意为自身和背后的利益代言,对这些事情也有兴趣,故而表现得活跃;但也有些人,他/她天生就是喜欢搅弄是非、火上浇油,引发潜藏的矛盾,甚至不是为了获取什么利益,而是乱子越大,乐子越大。
“这种天生喜欢搞事的人,我把他叫做精神纵火癖——我们在大学时,经常去大图书馆,博览群书,其乐无穷。当时我就读过这样一本书,讲了常见的,易引发犯罪的心理疾病,纵火癖便是其中一种。我还给你们看过,不知姐妹们记不记得。”
虽然都是要好的姐妹,学识也广博,但个人兴趣也是不一,董惜白天生就喜欢看这些刑侦探案的东西,其实大学里都没有开设这个专业,但在大图书馆,她经常一看就是一宿。“当时我看到纵火癖的介绍时,其实就想到了张君子,我以为张君子的表现,就像是一种精神上纵火的爱好。
他固然也有一定的理想,也从这些四处搦战的行为中,得到了许多利益,但这都不是根本,根本上,他就是喜欢找事,从这种放火的行为中,能获取极大的心理满足。这些人虽然往往也有一个不甚幸福的童年,但很多时候也是胎里带来的,天生如此,和常人迥异。
是以,也经常令他人费解,也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要抛开康庄大道,非得选择这样一条危险而崎岖的小路来走。但其实对他们这种人来说,就是本性驱使,自然而为,他们还经常奇怪,为什么他人没有如此强烈的一种冲动呢。”
董惜白这番话,众人听了,也都不由得想到了如今文坛上许多有名的人物。吴香儿若有所思地道,“或许这些人,便是天然在某一方面,有特别浓烈的兴趣,难以自制。这天一君子,是在挑拨政治风云上,而徐侠客、张宗子这些前辈,他们便是喜爱四处游历,其实在前朝看来,这些人都是不务正业。也就是如今我们买地不说这些,他们也就个个都成贤能了——也正是瞧见了他们都有好前程,如黎蔷也好,我们也好,这些后辈,也就更加大胆,争先恐后都跳进来了。”
“鼓励个性的社会,必然会酝酿更丰富的冲突。”
窦湄也是点头道,“黎蔷不会是个例的,只是她恰好在一个合适的时间点,为我们所见,彼此又有合作的可能,故此一拍即合罢了。她喜欢找事儿,用纷争滋养自己的精神,却又少了才华,自己写不出文章来。这文章我们有——而我们则少个能发文章的报纸,她又可以撮合,还能为我们通风报信,提供民间的热点。偏偏,天作之合,《羊城小报》的主编,又是个只要有钱,他事根本不管的蠢材,最适合做这种报纸的老板……我们这三方,是缺一不可,少了谁都不能形成合作呢。”
“这么说,这个黎蔷,虽然因本心和我等不同,不需要过于交心,但却也能合作。”吴香儿道,“志同而道合者,太少,眼下能同行,便一起走一段路,将来或许遇到契机,两下分手,也可体面作别,留个善缘。”
至于说蔡金儿,那两边就纯粹是工作关系,谈不上什么恩义了,拿钱办事而已。几人如此看重《羊城小报》,也是因为眼下胆子这么大的报纸,只有一家,再过一段时间,等文章多发一些,那么无非是两个结果——第一,沈家反击了,那第一个承受压力的,除了窦湄就是蔡金儿,事件随之升级,闹起来之后自然有更多人会来站队,这反对派多起来了,能提供的发声渠道也多,也就无所谓《羊城小报》这么一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