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9章 钱难赚
从洋番聚居的港区学校, 到码头的距离的确不算远,纯靠双脚,大概走个半小时也能到。不过,对于华丽姿这样的洋番姑娘来说, 倘若是要做书面翻译, 为了节俭, 还会选择自己走去。但若是承接了通译的活计, 那么,乘车当然是更体面也更经济的——
羊城港的天气,就算是隆冬腊月,对于洋番来说,也宛如春日, 也是行动就要出汗。洋番的通病就是那股子体味,一出汗之后, 想要遮掩, 就是加倍的喷香露, 这香露可是贵价东西, 喷一次要比车钱贵。
从学校到码头,人力三轮车、马车、自行车的价钱, 各有不同, 最贵的马车也不过就是十元, 那香露小小一瓶就要一百多元了, 也擦不了几次,至于说坐在自行车后座, 被满街的飞毛腿驼过去的话, 也只要个两元钱而已。
因此, 学校这里, 时常可以见到从码头过来读书的学生,乘着自行车后座往过赶,也有人自己踩车子的,但数量不是太多,因为羊城港这里,这几年来,治安和从前比不算很好,命案当然还是少见,但自行车失窃的事情是时有发生的,一般人到学校这样的大场子来,都不会骑自己的自行车,这一走就是半天,学校进进出出,人员也很杂乱,太容易被偷了。
一般来说,给西洋商人做口译,报酬是很丰厚的,通译的打扮也很体面,往往时新贵重,彰显身份的同时,似乎也能增加自己的可靠程度——对于很多汉语不好的商人来说,他们在本地谈生意,是非常需要通译居中传话润色的,甚至很多时候,通译也要承担一些讨价还价的工作。
因此,对他们的个人素质,也就有各种要求了,不但语言能力要好,最好也有一定的阅历,会来事,懂得润滑。而华丽姿这边,单单从年纪来说,就已经有点儿勉强了,她还是个女孩——现在,东西贸易如火如荼,很多冒险者船长,第一次在买地靠岸的话,对于本地的女子到处抛头露面、外出工作的现象,接受起来是很困难的,本能地就排斥和女雇员接触。
当然,并非所有人都是如此,但只要有人如此,久而久之,通译的人员组成就会固定下来:男多女少、年纪大的比年轻人吃香。年轻的女孩,多数从事一些文书类的翻译,拿的报酬相对要低得多。
当然,这也不是人人都能做好的,因为文书翻译,一般还代做报关,也做商品申报、检验的代理,船长只管把船开到羊城港,之后所有的事情都有专人来做,甚至都不必先给钱,只需要让大家查验货色,签一个意向合同,写好支票就行了。
等到货物被大交易所接纳,搬到仓库区去储存之后,通译、代理拿到支票,自然去银行转账兑现,这对那些大老粗船长来说,无疑是很好的消息。也就是因为在买地这里,做生意是很容易的,也很能发财,羊城港的海贸,才会越发兴旺发达,不管欧罗巴对买地的情绪如何,反正这也不妨碍他们的商船积极地跑到这里来做生意。
除了弗朗基商船之外,英吉利、法兰西、红毛番、日耳曼……基本欧罗巴有名号,有出海口的国家,都有往买地这里派遣商船,只是说往来的频次和难度不同罢了。
弗朗机人因为有果阿作为停靠港口,航线是最完整最成规模的,往来在华夏和果阿之间的商船,船长大多都能说一口很流利的汉语,谈价钱什么的完全没问题,只是需要有人来填写汉语表格罢了,他们开给通译的价钱也是最低的,因为本地会说弗朗基话的人很多,连识字的贵族都不少,你不干,有的是的人干。
华丽姿也给弗朗机人填过表格,当时一天的收入大概在一百五十文左右,从早到晚,足足地八小时坐在那里,笔头没有一刻是停的,忙上一天,能给两三艘船把所有报关过关文书都做出来。
当时她压根顾不上什么穿着、出汗,从学校出来,穿着打篮球的汗衫和中裤,一双草鞋就去了,坐在那里,写得满头大汗,浑身的馊味能传出一米远,从分包商那里拿到报酬之后(代理商拿支票,但雇员是现金结算),她立刻就花了十元钱去买了一碟炼乳冰沙,坐在港口,不到两分钟就大口吞完,这才算是稍微解了那股热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