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0章 香美城的节日

“风向开始转变, 秋风起来,这就到了故乡的船只前来的时节了——再过一段时间,故乡的螃蟹也该吃上了吧, 拿点姜醋砸了,拌起来再加一点糖, 把那螃蟹一剥开,那蟹黄红得扎实呀,一块块的, 全都凝起来了, 半点也不流浆……

这蟹黄是没得说的!配一点黄酒,一顿饭, 我能吃四个小时, 这顿吃完了, 下顿又来……哎, 真是想着家乡的蟹啊, 这儿虽然有醋, 姜也有糖也有, 可海蟹也就是块头粗大些,味道满没有稻田蟹那样好——”

“你这老连, 故意馋人呢吧?俺倒不想吃螃蟹——俺们家那一带, 自来都不吃那横行霸道的东西, 不顶饱,饿得还比平时快,俺就惦记着, 要是这一次过来咱们香美城的船, 能带些月饼来就好了, 这才是正经好些年没吃过的东西。咱们这缺这个, 缺那个的,别说五仁月饼了,就连青红丝月饼,我看自己也做不出来。”

“香蕉馅儿倒是能管够,这要是能用玉米面做的话,大量加点糖,应该也能好吃!”

“去你的,小乌木,光顾着和我们逗闷子,你家吃香蕉玉米月饼啊?”

“吃过啊,我和我爹回羊城港的时候,去那个味美面包店,老板大叔人可好了,他给我们做了几个饼子,就是果馅儿的,玉米面发了裹在里头,也不用加什么油,就在锅里烙出来的,饼皮干干的,可香!那月饼没准还没这个好吃呢!”

“傻小子——一边玩去!你爹呢?怎么不见?”

“我爹和我娘去海边了!”

伴随着清脆的喊叫声,一个肤色黝黑、头发卷曲的孩子,迈开脚飞快地也往海边方向跑去了,他的肤色,和他口中那娴熟甚至还略带了一些北方口音的汉语,形成了很鲜明的对比,足够让一些初来乍到,刚从敏廷那里迁移到本地的旅行者,很是惊疑不定。

不过,在香美城,这画面实在是太平常了,其实哪怕是在羊城港都不稀奇,各种肤色的人,能操一口流利的汉语,简直就已经是家常便饭了。而在香美城这里,汉语更是取代了本地的土话,成为了香美城的官方语言——

从各个部落受到吸引而来的百姓,其实彼此语言或许是不通的,甚至很多部落的语言,还没有发展到比较完善的程度,因而,比起互相学习土话这样吃力不讨好的办法,大家统一学习一门新的,教材丰富,教育方法也很完善的语言,似乎就显得更加实用了。

同时,对于很多土著来说,学习一门新的语言,也算是生活的必须,因为他们进城之后,生活发生了相当的改变,在新生活中,有太多东西是原本的语言完全无法形容的,就只能去学习外来语,外来语学习多了之后,词汇量自然累积,只要在香美城里住上几年,或许还学不会拼音算数,但至少口语上是畅通无阻了。

当然,刚才和两个来自买地的汉人斗嘴的小乌木,他的汉语水平,就算在香美城也算是高的,不但口音正,不像是很多土人会把土语和汉语混着说,而且,词汇量也很丰富,明眼人一看即知,他应该在汉地生活过很长一段时间,甚至把羊城港看成了他的家乡——他用的是‘回’字,而不是‘去’字,这就很能说明问题了。

他应该是当年那第一批壕镜黑奴的后人——这些黑大汉,融入买地也有二十余年了,大多数都已经娶妻生子,和各族通婚,更有不少回到了非洲,抱着崇高的理想,在故乡重新扎下根来。

虽然这样的人从比例来说并不多,但绝对人数还是有一些的,只是在非洲大陆上分布得比较分散,因为很多人更情愿去自己的家乡附近扎根做事——只要他们能找到自己的来处在哪,他们总是有强烈的意愿要回去看一看的。

对买地来说,黑大汉回到哪里扎根都无关紧要,只要他们想做事,就要和买地联系,也就会推动当地亲买势力从无到有,慢慢丰满,至少这都会是汉语的胜利——如果整个非洲海岸线,都遍布着会说汉语的百姓,那买活军要开展商贸航线无疑是要方便多了。

因此,他们对黑人的归乡,是并不限制的,不过,也有很多黑人聚集在这些年来,陆续于东非海岸成型的几个港口附近,他们有些是从地图上找不到家乡的,有些则对家乡现在的住民怀有仇恨,因为他们是被捕捉来卖掉的野人,同族或许都死于当地人的攻打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