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1章 义军崛起
“禀军师,前方就是荥阳了,这里可是富裕地方!里头颇有些大人家,世代公侯,掌了县里八成以上的地哩!都说了,别说大灾三年,哪怕是三十年,他们家照旧顿顿精面馍馍,豆角焖面都是使了大块大块的肥肉去烧!”
尽管队伍上下,都这么叫,但军师本人对这种称呼,似乎还未习惯,他脸上又现出了一种常常出现的,啼笑皆非的表情,似乎是忍不住要纠正这荒谬的称呼,不过,还没等他开口,就已有人不可思议地,迫不及待般接口问道,“可是当真?”
“再真没有了!本地自古以来就是门阀云集之地,尔等便放眼望去,这么一片平原,又邻着大河,只要河水不泛滥,那就是上等的水浇地,年年的收成都好,这些全都是大户的地,本地的百姓,十成里,七成都在大户家里佃田来种,余下三成,只好在山间做个散田户罢了!遇有什么天灾人祸,少不得也要下山来,求些田来佃的!”
说到这里,原本因为那探子绘声绘色的描述,而伸长了脖子,直咽唾沫的流民们,面上便立刻现出了感同身受的不忿来,“倒是好些大老爷!都在这一个县里了!”
“想来也是没人敢抗租的喽?!”
“抗租?哼,头天说这话,明日就来把你打死了!连县老爷也不敢过问!”
“那看来,收拾这些大肥猪,还得先把他们养的看家狗给打死了!”
很明显,荥阳府外的这支队伍,人员组成是很复杂的,光从外表来说就有很大的不同,口音就更不必说了,大家都只能尽量用方言口音浓重的官话来交流,有一大部分人,对荥阳这里的情况是非常陌生的。
但随着探子的介绍,他们也能很快就想象出这里的情况——都是有经验的老田户了,听个话头就能知道话尾,绝不会天真地以为,这些大户人家的佃户,会和他们站在一起,而是直接就做了定性:
多年的佃户,都是地主的好忠狗,中原道的旱情还不算是太夸张,种地仍然能活着,而且,荥阳这里没有什么疫情,那么,对于这些来自疫情饥荒地区的外来流民,本地百姓必然是非常反感的,必然是上下团结一致,准备迎战。
其实,易地而处,这些流民在自己家乡,应该也会做出一样的选择,毕竟,粮食在大户手里的时候,还能拿一些出来赈灾,可如果让义军入城,那可就不好说了,一颗粮都剩不下,说不准还烧杀抢掠的,家小的安危且不说,之后大家也得包袱皮卷巴卷巴,上路逃荒,甚至就是加入把自己的家乡给搞得天翻地覆的义军,正儿八经地被裹挟进去了。
说实话,如今这一支义军里,其实就有不少这样的百姓,因为山阴的流民涌入城内,一下把存粮全吃完了,在当地毫无指望,也咬牙入伙的。但那都是之前的事了,现如今,正因为他们已是‘义军’的身份,流民们就绝不会从这个角度去说事,而是要尽量地强调大户的不义,以及他们库存粮食的丰厚,以此来树立他们进攻荥阳的正义性。“这样的狗大户,就是阖家杀了,也赎不了他们的罪孽,一个个都是吃着佃户的肉,喝着佃户的血,从佃户骨头渣子里嚼出粮食来的!我们这些不得活的苦命人,向他们借点粮食,取道去山阳南下,又怎么了?倘若他们不肯借,那就是自取灭亡!”
“就是,那些佃户,倘若知道些事理的,把我们的来历一说,便早该归顺了,我们也不计前嫌,照样把他当自己人!有那些执迷不悟,跟着老爷不肯悔改的,那死了也是活该!”
“中!这话听了得劲!”“是这个理!”
这不是,都不需要‘军师’多加鼓舞,整支队伍的干劲就是十足了,大家行进间也很有秩序——光看军纪,这半点不像是饥民组成的流民军队,军纪和官军都有一拼了,虽然脚步不统一,但都是按着鼓点,成行成列地走着,说停就停,扎营也很有章法。虽然大家看着都面黄肌瘦,不是很有劲的样子,但就光说这份秩序性,那些行家看了,都是心惊肉跳,绝不敢小觑。
也正是因为这种组织性,这支军队从成型开始,基本都算是攻无不克,没有在战斗上遇到什么困扰,虽然荥阳的城防不像是之前的那些县城一样松散,而且,从本地土地的构成,就可以预想到当地武装抵抗必定十分猛烈,但这也不能动摇队伍已成型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