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2章 輋人特产红薯粉

“呼, 山脚下可真热啊,这都十一月了,太阳还这么灼人, 再这样晒下去,皮都要晒爆了,可穿长袖的话,干活又热得慌, 若是能有什么透气挡阳又便宜的布料就好了, 现在市面上卖的布料,想要透气就不耐用,耐用的那些都好厚重, 穿着太燥人了!”

一大早, 钟楼刚敲过五点的报时钟,蓝六慧便已经把自己的小车子往外推了,这辆车是有讲究的:用的是橡胶轮,虽然沉重一点, 却很适合在现在崎岖不平的羊城路面上推动, 车子是三轮的, 在路况好些的地方, 能够蹬着走, 后头的车厢则用竹子造了一个柜台一般的模样, 四面用可以活动的栏杆锁住, 这样, 到了地方之后,只需要打开一面栏杆,再把栏杆后的活动搁板一架,就是一个小小的饮食档口了。

面对摊主的这一面, 有两个灶眼,锅灶边上是几个箩筐,用白纱布遮盖着,还能隐约看到透着水汽的绿意,这是三点多就去城门口的早市买回来的青菜,四点多就要全部清洗好装筐,五点出摊,到了地头五点半,正是食客们出门准备上工的时候——广府道这里,近年来逐渐是流行起独有的‘夏令时’了。

也就是说,虽然时间是跟着标准来,但不论是商家还是工厂,甚至是衙门,都是早起、长午休,晚歇,尤其是如今遍布羊城各地的施工队,更是如此,他们也不想顶着烈日做活啊,因此都是习惯天将明时吃饭,天光便开工,干到早上十点多,烈日灼人的时候,便去午休,或者是乘机上课——总有很多粗工,他们是初来乍到,连扫盲班都没毕业的,就算是为了自己的工钱着想,也是想方设法抽时间上课。

这样等到下午三点之后,太阳没有那么厉害了,他们便干到晚上七点多,一个班能保证有八小时的工作,说来还算是多干了一些时辰,施工队的进度是可以保证的。而小摊贩们也因此调整了自己的经营时间,做早餐,或者是热食的,那就是五点、五点半开市,一般到七点、七点半,等一些不干体力活的人过来,吃完早饭去上他们的早课了,早市就算是差不多了。

再接下来,这些热食摊贩再开张,那就是晚上七点左右了,大白天的谁也不想吃热汤热水,中午最热的那段时候,过来出摊的是卖凉茶冷饮的——凉茶倒是热的,这个受到广府道本地人的欢迎,冷饮的话,看起来非常的醒目,一般都是一台自行车,后头车座上放着一个大货柜,用棉被包扎得严严实实的,一路走一路叫卖着,“薄荷饮子、里木饮子、酥油冰奶茶——加倍放糖,甜到扑街!”

后头这酥油冰奶茶是罕见的,因为本地的奶牛并不多,奶制品也不好保存,因此价格卖得很高,却也不愁没有销路,本地人不爱喝这样又甜又腻的冰饮,可洋番通译们却是爱得不得了,冰奶茶用的是红茶,又加了奶,还非常甜,不论是黑肤色、白肤色,还是从大食等地来的褐肤色人,都是爱得发狂,卖冰奶茶的小贩,不要看他只是个走街串巷的货郎,但收入着实不低,也要有一定的本事,不但要会说几句各国的洋话,而且很明显,货源上要有自己的门道,要能买得到新鲜的牛奶羊奶。至少,六慧来羊城都三个多月了,却还没弄清楚里头的门路那。

不过,不必眼红别人,她自己挣的也绝不算少,六慧的輋人红薯粉,在街坊里也是小有名气的,她刚一支好车子,不远处用竹子扎了个篱笆围起来的宿舍里,便有人喊了起来,“小蓝,下七八碗粉来,你的小咸菜多备点!”

“哎,好来!”

现在,六慧的汉语已经非常熟练了,至少日常对话毫无问题,听着四面八方的南腔北调,也不觉得拗口难懂,她利索的拨亮了本来捂着火的蜂窝煤炉,又往里添了一个新煤,原本就保持在将沸状态的热水,很快就烧得滚了,六慧迅速地把一个个小竹篓挂到锅边,抓起一把把红薯粉填入,再把蔬菜筐搬到自己身边的小凳子上,掀开白纱布,抓起少许和红薯粉同时放入竹篓。又从净水桶里捞了一小勺凉水,洒在蔬菜筐里,让蔬菜保持新鲜,这才重新盖好纱布。

同时拿出一排粗陶碗来,快速加入油盐酱醋,再倒了一点辣椒粉,此时,另一口海带和猪骨烧成的高汤,也开始微微沸腾了,她把高汤一舀,在碗中冲开,又加了红薯粉进去,一碗碗红薯粉这就做好了,每一碗都有孩儿面大小,份量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