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秦修文这边不管外界如何评价自己,他已经一心投入到了京城道路的修建中去,第一步要做的不是盲目地修建,而是对京城道路的规划。
秦修文结合后世京城道路的规划,再根据目前的实际,和工匠们讨论了许久之后,终于得出了一套方案,呈给万历后,万历看了也是挑不出任何问题,心中又对秦修文的能力满意了几分,当即就允了下来。
所以不怪那些朝臣包括内阁大佬都对秦修文十分反感,作为一个小小五品官,居然能绕过内阁,直达天听,这不是奸臣还是什么?
在一个墨守陈规的官场上,一切的特殊和打破常规都是不被允许的,秦修文的一举一动都在挑战他们敏感的神经,所以能传出这些流言蜚语,也并不足为奇,这都是用惯了的手段,名声对一个做官之人何等重要,如今秦修文是皇上面前的大红人,他们不能贸然出手,但是散播一些似是而非的流言还是可以做到的。
然而,不遭人妒是庸才,秦修文纵然如今在京城百姓中名声难听,但是还是有人在秦修文身上发现了可利用的点。
那日秦修文在朝堂上的表现,已经被许多人看在了眼里,记在了心里,有人敌视他,那就有人赏识他,而周邦彦之父周景康作为大理寺一把手,正三品的高官,朝堂上自然有他的一席之地。
初四那场朝会他将秦修文的表现尽收眼底,虽然他没有发表过一句言辞,整场早朝仿佛是个透明人似的,但是他内心已经打定了主意。
自己儿子几斤几两,周景康是十分清楚的,虽然周邦彦是他倾心培养出来的儿子,诗词歌赋无一不通,文章也作的极好,做事能力手段也不缺,但是能将卫辉一府的民生整治到这般模样,他是心中有疑问的,觉得自己儿子是受了高人指点。
有些话信中不便详说,等到周邦彦回京任职之后周邦言也是新官上任三把火,有许多事要处理。而现在秦修文的表现实在太出乎意料了,于是周景康不得不找了个时间,和周邦彦关在周府的小书房中长谈了一整夜,周邦彦面对其父,是不敢有半点隐瞒的,纵然知道到了后面,自己几乎是被秦修文指挥着做事,但是好在如今已经调任回京城,官阶也升了两级,在卫辉府中还置办下了偌大的产业,怎么说自己也是不亏。
所以他将所有的一切都一五一十和父亲说了清楚,等周景康听完之后,忍不住长叹了一声,盯着自己最疼爱的长子看了许久,看的周邦彦心中都忐忑起来了,周景康才道:“你糊涂啊!当时若是听了陈先生之言,如今我们周家就是如虎添翼啊!”
陈先生当时说了什么?陈先生说少年英才难得,让周邦彦收入麾下,但是当时周邦彦因为心中的一些小心思没有听从陈先生的。
其实后来他也数次心中懊悔,但是看着秦修文逐渐羽翼渐丰,那个时候再提出来,显然就要付出更多的代价了,周邦彦舍不得,就一直按耐了下来。
而如今被周景康再次提出来,周邦彦额头上冒出了一丝细密的汗珠,周家以后是要交给他的,他也一直有这个自信,从他父亲手中接过周家后能带领周家更上一层楼的。
但是一个家主,最重要的就是要有识人之明,每一次的决策都影响着一整个家族的未来,而错过秦修文这个人,就算如今他们是友非敌,但是朝堂之上瞬息万变,不是绝对的自己人,短期的合纵连横,又算得了什么?
周邦彦甚至隐隐有些后悔自己将所有事情都和盘托出,他担心自己在其父亲心中的形象就此崩塌,让周景康觉得他不配为未来的周家之主。
虽然周邦彦是周家年轻一辈里,官位最高、走的最远的,但是同样他的三弟那房也极有读书天分,当年的科举名次比他高,年纪又比他小七岁,如今在吏部任员外郎,说起来,前途也算不小。而且这几年,他外放做官,都是他三弟在父亲身边接受教导、服侍长辈,又是幺儿,父母难免多点疼宠,然而这一切,也是给了周邦彦压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