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在立萧霁为储君的同时, 重光帝也精挑细选,为他安排了东宫班底,其中着崔循领太子少师一职。
太子少师, 地位不言自明。
纵是于士族子弟来说, 也已经算得上前程一片光明, 是个极好的选择。
但崔循并不需要官衔为自己增光添彩。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重光帝此举并非有意提拔崔循, 而是要让他为这位根基尚浅的太子殿下保驾护航。
有崔氏站在储君身后, 便是真有因江夏王拉拢而意动的, 少不得要多掂量几分, 在萧霁面前也不敢随意造次。
早前那位小皇帝在位时, 朝臣们常有阳奉阴违、敷衍糊弄之举。政令推行不畅, 民意难达天听, 都是再寻常不过的事情。
如今朝会由萧霁代重光帝出席。
他不过是个十余岁的少年, 初来乍到,在公文奏报上做些文章令他难以察觉, 也不是什么难事。
可偏偏有崔循在。
便是那等自恃聪明,惯会投机取巧的人,也没把握能欺瞒得了他。只得收敛惯用手段,先老老实实观望一段时日,再做打算。
如此一来, 最立竿见影的是各个官署都比先前要忙上许多。
毕竟谁若敢如从前那般递上错漏百出, 又或是废话连篇的奏报,是要被东宫传去责问的。
崔循并不会拍案大发雷霆, 只平静盘问, 究竟是何处、何人出的错。
头回只叫人递陈情请罪的奏疏,次回便要罚板子, 若还敢再犯,便直接收了官印回家思过。
此举留了余地。
只要不是荒唐太过,又或是铁了心要同他较劲的,场面上总要装装样子,不至于如从前那般一塌糊涂。
这日傍晚,又一封请罪的奏疏送来东宫。
萧霁只略看了眼文辞,便知八
成是叫人代笔,无奈地摇了摇头,随手放置一旁,起身往官廨去。
此时已到放班时辰。
除却当值的,其他属官大都收拾整理了公文,三三两两结伴离去。
议事厅中犹有人在。
萧霁只当是有什么未了的紧要事务,便没叫内侍通传惊扰。可才踏上台阶,听着里面传来的议论时,却不由得一愣。
正说话那人姓程,任东宫舍人。
程舍人不过弱冠,年前腊月里成的亲,年后又受提拔来东宫任职,称得上是“双喜临门”。
萧霁一早就将属官们的底细摸得清清楚楚,这些时日相处更是格外留心,对这位程舍人的印象极佳,前两日还曾向重光帝提过他“才思机敏”、“虽年轻,却稳重”。
而眼下,程璞正讲述着自己为夫人订生辰礼一事。
说是东大街上有家叫做“朝颜”的首饰铺子,是各家女眷们极喜欢的去处,其中钗环耳饰等饰物精巧别致,甚至还能依着客人所提供的图纸花样订制,只是价钱昂贵了些。
萧霁秉着学政务的心来,猝不及防听了一耳朵这些,难免错愕。
但转念一想,程舍人新婚燕尔,惦记这些倒也不算什么出格之事。更何况此时已经放班,同僚朋友间聊几句闲话又有什么妨碍?
萧霁便没入内打扰,笑了笑,准备离开。
偏此时有人应了声“知道了”,又令他硬生生停住脚步。
虽说那人并未多言,只言简意赅的三个字,但萧霁还是立时听出,这是崔循的声音。
错愕之余,脸色精彩纷呈。
这谁能想到呢?
要知道崔循每日在官署,除却政务不问其他。自打同他打交道开始,萧霁就没听他与谁聊过这等闲话。
以至于没留意到渐近的脚步,直至冬帘自里间掀开,同正要离开的程璞打了个照面,这才反应过来。
萧霁抬手,握拳抵在唇边,不尴不尬地轻咳了声:“程卿……”
“臣见过殿下……”程璞也没了往日的从容气度,嘴角抽了抽,猜出太子殿下八成听着方才的对话,却又不知该怎么解释这件事。
他近来一直惦记着自家夫人的生辰,想着应当送些什么别出心裁的,来讨夫人欢心。便在用饭时与同僚们聊了几句,听听这些早就成亲的过来人如何说,能否借鉴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