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名利场

时为一整天都没见到丛欣。

一早上班,他发了条消息给她,说:有点事跟你谈。】

那边隔了会儿才回复:等我到酒店找你。】

他于是等着,但一直等到中午开餐,她还是没找他。

时为倒是稀奇了,当时已经十一点,难得见她这个DGM来得这么晚。他想再发消息过去问问,又觉得这样会不会显得很烦,打了几个字全都删了,把手机扔在办公桌上,进了后厨。

待到午餐时段结束,他回办公室看了一眼,丛欣那边仍旧没动静,倒是莫亚雷又来找他。还是关于前一晚提起的那个年度主厨的评选,那个推荐人想要约个时间,跟他见面聊聊。

时为一向不太喜欢这种事,只是一时找不到理由推辞,只得答应下来。

调回西餐厨房之后,他的工作一下子清闲了不少。西餐厅跟全日制餐厅不一样,只做午餐和晚餐两个时段,后厨不用赶五点的早班,更不用7乘24小时地负责客房服务的供餐。莫亚雷对L'ile的运营状况和排班也更了如指掌,忙,已经不能拿来做借口了。

少顷,便收到正式的邀请邮件,时间是两天之后,再看地点,时为才发现是他去过的——Marquis,那家开在南京西路上的super lounge。而他要见的推荐人也是上一次见过的,那里的老板董先生,董其鸣。

但他仍旧不知道见了面有什么可聊的,难道要他实话实说,自己其实并不想参加那个什么评选,对能不能成为年度主厨也根本无所谓吗?

他能够理解莫亚雷的意图。过去三个多月,他在全日制厨房工作,管食堂的辱受了,三班倒的苦也吃了,不声不响,照样搞出一番名堂,又因着前段时间“对月阁”的宣传,配合Marcom拍片、餐厅周上摆摊,有了一点自己的知名度。各种抛头露脸的事情做得太多,也难怪莫亚雷以为他要的就是这个,荣誉,名气,而他只觉阴差阳错。

当然,他也曾有过这样的阶段,仰望那些大奖、榜单、星级。直到进入米三餐厅工作,简历上添了一行字,别人看着或许闪光,只有他自己清楚究竟过了怎样卖命卖灵魂的几年,对这些东西也都开始祛魅了,再看到执着于评奖、摘星的厨师或者餐厅老板甚至会觉得有点好笑。

作为厨师,他知道摘星后的chef大多忙着开加盟店、出书、拍广告。

代入餐厅经营者,行业里也早有调研数据,被评上星级的餐厅反而比没星的更加容易倒闭。

尤其是那些新开店,号称一年入围,两年摘星的一代天骄们。一时间荣誉加身,搜索量暴增,顾客暴增。餐厅要增加餐位,扩招员工。厨师也自抬身价,要求涨薪,否则就带着名声跳槽去别家。房东再趁机涨一波房价,供应商涨一波食材价格,整个经营成本一下就上去了。

倘若营业额一直能保持刚出名时的水平倒还好说,只可惜这种随着荣誉而来的客流,也随时可能因为舆论消失,有种一惊一乍的脆弱,实在难与直线上扬的成本匹配。

而且,莫亚雷想要推荐他参评的这个奖,还散发着一股子裙带关系的味道。

主办方国际背景,来头不小,进入中国之后,同样每年发布年度餐厅指南,评选年度主厨奖、年轻厨师奖,算是国内最著名的餐饮类榜单之一。

各家合作伙伴和赞助商自然也都是著名企业,有卖调料的,有卖酒的,余下咖啡、茶叶、橄榄油,不一而足,一条龙用下来,完全够给一家餐厅配齐供应商。

时为在网上搜了搜董其鸣,果然,也是赞助企业的老板之一。

百度词条对他的介绍是企业家和餐饮人,名下除了Marquis,还开着一家名叫“爵烩”的公司,专营各种食品、酒类,号称为遍布中国八十多座城市,三百多家高品质餐厅的一千多家门店供应高端食材。词条的配图都是他在各家名店与名厨们的合影,下面还列举了他参加过的各种头部餐饮活动,以及参与投资拍摄的美食纪录片。

所以这种奖真的有独立性吗?他玩味地想,到底是靠师承,靠裙带,还是别的什么?无论怎么看,似乎那些赞助商品牌才是最大的赢家。

再翻到最近几年的获奖名单,他又发现另一个熟悉的名字。钱宏毅就得过这个年度主厨奖,OMNI也连续几年上了这个推荐餐厅的“银餐叉”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