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5章 不累吾民一年

清军大后方的起义形势已经呈现野火燎原之势,但是阿济格的东路军主力依旧没有回师济南,仅有耿仲明率领万余守兵孤困济南城中。

这是因为清军的缺粮情况已经严重到了极点,早在几个月以前,就连正在北京做人质的朝鲜世子,都只能吃到陈米而已,粮食的困乏稀少可见一斑。

而多尔衮斗垮豪格派系后,为了安抚爱新觉罗宗室权贵的人心,他又屡次提拔宗室中的年轻亲贵,一再晋封郡王、亲王,还给三顺王、吴三桂等人都大加封赏,频繁地进行规模浩大的赏赐。

一方面是清军粮食库存情况已经濒临危险线,另一方面则是多尔衮为了收买人心,加倍地使得清廷权贵过上了奢侈浪费的生活。

两大因素并驱之下,清军已经到了短时间内不打通漕运,从南明获取粮食补充,北方统治基础就会全面崩溃的大危机地步。

所以多尔衮也好,阿济格也好,都宁愿以孤军深入,打通运河漕运,也不愿意回师镇压后方。毕竟回师镇压后方,将会使得多尔衮好不容易取得的战略突然性完全丧失,时间上进一步拖延后,黄河完全解冻,清军南下将更无希望。

而不顾后方,全军猪突猛进,即便是济南丢失,甚至是顺军突入河北平原,完全切断清军的补给线。但只要多尔衮和阿济格攻克徐州,就可以通过南明的盟友获得源源不断的粮食和船只补充,由南向北,再行镇压,便容易得多。

对此,李来亨则采取了令大顺军在黄河沿线坚守不出、在山东各地掀起民变的战略方针。李来亨的策略就是前后堵截、四面骚扰、沿河坚守以疲敌锋,等到殿中军、殿左军八万大军抵达徐州战场后,再进行一锤定音的大会战。

当然,殿中军、殿左军开抵徐州战场以后,其实也可以继续据守城池,不和清军进行大会战。

大顺政权在人力、物力的资源汲取和董源方面,实在占据了莫大优势。在徐州一线继续采取坚壁清野的迟滞策略,等待清军因为粮荒自行撤兵,也是一个很有性价比的战略。

但是!

“孤手握十万大军,足可以横行天下。今天多尔衮已经将满蒙八旗全部精锐,集合在徐州城下,正给了我们一鼓荡平全部胡虏的机会。

这样的决战形势,不是小好,而实在是一片大好啊!”

李来亨在行军路途上,常常想到崇祯皇帝收取“三饷”时常说的一句话:“暂累吾民一年”“再累吾民一年”“续累吾民一年”……

如果在徐州城下,仅仅满足于坚壁清野,将清军逼回黄河以北,等待粮荒使得清军的统治自行崩溃,这难道不是放弃河北民众的“暂累吾民一年”之计?

若是敌我战力差距悬殊,为了大局考虑,采取这样的战略的确能够理解。但是现在经过几次交手,很明显的,顺清之间的战力对比正在悄然发生变化:

“敌人已经被削弱了,我们自己却是越打越强大了。这样好的会战时机,很显然的,决战条件已经完全成熟。

诸将帅跟随老万岁与今上,跟随本王,转战天下或者数年,或者已十几年,无不是百战余生的知兵善战之辈。

当然会知道,今天我们若纵虎归山,即便河北饥荒,清军依旧可以大掠幽云,毁坏燕都,将北方土地彻底破坏以后,安然撤回辽东。

如此则清军在关内虽然损失甚大,但在秦晋燕三省的横征暴敛,也完全足以弥补这一损失。到时候东虏返回塞外,大顺军收取北地以后,要面对的将会是怎么样一幅残破的景象呢?

等到我们励精图治、休养生息,恢复华北的生气以后,又要花费几年的时间,在辽西、辽东和东虏对峙攻伐?

以此计算,最少也要十年时间,才能尽复明之失地!”

羽林军及殿左军中的三堵墙精锐骑兵,总计一万五千人的马队,全部跟随李来亨先行出发。大队兵马疾驰已入徐州境内,丰县在望,沛县也已不远,诸将沿途所获得的徐州战事消息相当有限,郭君镇估计这也是因为多尔衮封锁消息的缘故。

看来徐州已经遭到围攻,不然李来亨不至于在如此接近丰县、沛县一带的时候,还不能通过夜不收搜集到徐州战事的具体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