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9章 臣服

西羌占了青、藏全部,新和川部分区域,是一片广袤的土地,大半为高原地区。

赵含章没想过一次就能把地方收回,王莽改制时将羌族移到西海郡,他们在这里繁衍生息几百年,早形成自己的生存习惯。

羌族,是华夏古老的一族,他们不似匈奴那样猛烈,犹如烈阳灼人;也不像羯族那样被打压到底部后触底反弹,犹如凤凰涅槃那般悲壮;这个族群好似水,一直潺潺而流,安静且包容。

所以对他们,赵含章想的不是打服和收复,而是想让他们自然而然的归服,就比如现在,赵二郎打穿了西羌,一路朝西域而去,她就派季平和李天和领一支大军入内安抚沿路被打得凄惨的部族,又让赵申带上魏冉去劝说正在金沙江一带打得正欢的姚弋仲等人。

“别打了,再打下去你们后方都要没了。”

南安羌族姚氏和邓至羌族不得不暂停,一直沉默的成王李雄也忍不住冒出来说和,他是氐族,但羌氐一家,两族的关系素来密切,他也不希望羌族再内斗下去。

他不仅劝他们自己停战,还劝他们归顺朝廷。

“从前是因为朝廷不能安定四方,我等才不得不顶门立户,现在皇帝有天予之德,又有安民之能,我们为何不能臣服呢?”

姚弋仲若有所思,邓至的张寒闻言很不高兴,直接怼道:“成王说得轻巧,你得了赵含章的大好处,建立了成国,名义上是属国,却是自立自治,难道我们西羌也能如此吗?”

李雄噎住。

西羌要是有个统一的首领,自然可以学李雄,可它没有。

姚弋仲倒是想归顺,他很聪明,知道打仗只会消耗财富和人力,只有和平才能让民休养生息,牧羊种地,发展人口。

可其他羌族部落却未必愿意,意识不统一,这不就是他们打仗的原因吗?

姚弋仲目光闪烁,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如果意识不统一,那他就把他们打服,将西羌统一之后再和朝廷谈。

然后赵含章很快以行动告诉他用不着那么麻烦,赵申将各部羌族的反应告诉赵含章。

赵含章当即选择姚弋仲为西羌首领,命季平和李天和协助姚弋仲,又让宁州刺史魏冉和成王李雄做中,四处劝说西羌各部支持姚弋仲,大有效仿成国一般再建一个属国。

西羌各部瞬间乱起来,有投向朝廷,支持姚弋仲的,也有和邓至羌张家一样怀疑朝廷包藏祸心,不愿意归顺的。

大家乱哄哄的,从秋天吵到冬天,又从冬天吵到开春,赵二郎一路打到鄯善,张茂也向北,向东蚕食匈奴和北羌的地盘。

北宫纯也没闲着,得到赵含章的许可,他就向龟缩在河套平原一带的北羌压境,唯赵含章马首是瞻的拓跋六修也跟着朝北羌调兵,拿到了棉花种子的石勒也听命派出一支大军。

这场仗没打起来,三支大军只是越过边境线在几个大部族边停顿,北羌大部就向赵含章称臣。

北羌和西羌不一样,西羌有天险,地处高原,外面的人不好进去,北羌占着河套平原,有地利,牧羊种麦日子要好过一点,但他们心里不好过。

他们先前被四大强敌包围,根本动弹不得,尤其是南北匈奴,北匈奴是每年都南下打劫,东南方向的刘渊则是直接向他们索取保护费,美其名曰贡品。

还有西凉,两边摩擦不断,就连南边的晋国,总有刺史时不时的跳出来说,我要收复国土,然后就出兵打他们。

北羌一开始还能和西凉匈奴打一打,偶尔趁着晋国内乱往南挪一挪,或是时不时的压着晋国打,好让他们知道,他们北羌不是好招惹的。

但这样的局势在赵含章掌权后慢慢消失。

自赵含章登基之后,北羌就安静了许多,而等到拓跋鲜卑父子易位,北羌更是缩着不敢吭声了。

他们内部早已有臣服的声音,只等赵含章出手。

所以三路大军一压境,他们立即上表投降了。

这让随军的武将们忍不住骂骂咧咧起来,到手的战功就这么没了。

没人敢无视北羌的投降,强硬的挑起战事,军中有暗察部的人,这样的事根本瞒不住。

大家只能等待皇帝的命令。

赵含章很高兴,当即在河套地区设立夏州,在一众北羌中选了个聪明,有威望,又有远见的羌族首领担任夏州刺史,然后将夏州各城划分辖区,采用羌汉共治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