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二章 F射线实验重大事故!负责人呢?大概变成了焦炭。

海伦的想法中规中矩。

陈蒙檬的想法倒是很有意思,她提出了‘反能量’的概念,解释的内容非常的空泛,但提出概念以后再进行完善,可能会成为一个很有意思的理论。

理论物理就是这样的。

理论物理不追求完全的真实,而是用数学逻辑去解释不能解释的物理现象,能够做到逻辑自洽就可以了。

大部分物理理论都是如此,听起来非常的荒谬,也不能够被证实,但却被很多学者接受。

他们接受的不是整体的解释,而是其中的数学逻辑。

反能量。

这个概念听起来很有意思。

当然,暂时只能说有意思而已,国际物理有很多更有意思的理论,比如,与之类似并很有影响力的‘反物质理论’。

在100年前,鹰国物理学家保罗·狄拉克就提出了反物质的概念,他每一种粒子都应该有一个与之相对的反粒子。

例如反电子,其质量与电子完全相同,而携带的电荷正好相反,且反电子的自旋量子数是-1/2而不是正1/2。

到现在的百年时间,物理学界一直都在‘寻找’反物质,有一些机构宣称找到了反物质,有一些机构宣称证实了反物质的存在。

比如——

1995年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宣布,他们在实验室中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批反物质——反氢原子,下一年,阿迈瑞肯的费米国立加速器实验室成功制造出7个反氢原子。

2010年,欧洲原子研究中心的科学家们宣布,通过大型强子对撞机,他们已经俘获了少量的“反物质”。

等等。

即便有如此多的‘实验发现’,很多学者依旧不相信反物质的存在,因为不管是实验物理,还是天文物理领域,都没有直接证据表明,他们发现的就是‘反物质’。

这些发现,简单的理解就只是一种理论解释。

比如,粒子对撞实验中,所发现的‘反氢原子’,是因为实验中有‘氢原子’消失并爆发出了能量。

其他的实验发言也是类似的。

至于天文学所谓的观察,也不过是对于‘几千万光年外’的现象,从反物质存在的角度上做出解释而已。

这些都不是直接的证据。

一直到现在,反物质也只是一种理论而已。

陈蒙檬提出的‘反能量’,也可以作为一种理论,去对于无法解释的现象和问题做出解释,以此也能促进湮灭理论的发展。

现在湮灭理论的核心内容,多数都是有实验依据的,正因为如此,湮灭理论才有这么快的发展,并成为一门单独的‘湮灭物理’学科。

但一项理论发展,不能全部是实验支持的内容,也需要拓展去解释更多的物理现象。

湮灭理论,比其他理论深入的多。

再继续深入的进行拓展,就可以解析物理基础,比如光速、绝对零度、宇称不守恒等物理问题,就可以解释‘为什么会存在这些物理现象’。

就像是弦理论的十一维度、膜宇宙理论。

这些当然是无法进行证明的,但同时也无法证明其是错误的,就只是理论的拓展去解释天文现象而已。

……

材料检测中心。

沈会明团队迎来了个好消息,他们申请的强湮灭力场发生设备已经到了。

湮灭力场实验组派出了设备组的钱学安,率领团队其他人帮忙安装、调试新设备。

钱学安是实验组的组长之一,还专门负责设备问题,安装、调试小型设备再简单不过,只花了不到两天时间,就已经完善了全部工作。

沈会明团队也跟着一起实验设备性能。

他们都是感到非常惊奇的。

整个团队里,除了沈会明以外,其他人都是第一次接触强湮灭力场发生设备,自然感到非常惊奇。

徐华倒是还好一些,她和湮灭力场实验组进行过合作,接触过高倍率的强湮灭力场设备,但对于低倍率设备还是非常感兴趣的。

这台新设备制造湮灭力场倍率很低,有1.40倍率、2.59倍率以及3.54倍率三个可调强度级别。

第一次设备实验,开启的是最低功率,制造的只是1.40倍率的‘叠加力场’。

1.40倍率的‘叠加力场’,外围几乎看不到什么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