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九章 火种

不管是这些参与叛乱的佃农被国师押去做苦工,还是做军功,跟他们半毛钱关系没有,士绅们还基本摆脱了这次危机。

有了“守法士绅”的匾额,除非朝廷彻底不要脸,否则大概率是不会大动他们的。

整笔交易,虽然有其他细节条款,但核心内容,无非就是各家用几千石粮食,来换个平安。

这对于士绅来说,绝不是不可以接受的条件。

但是,也有精细人察觉到了问题所在。

之前国师可是说的“以工代赈”啊。

这里便是要说,华夏古代,赈灾主要有三种思路。

第一种,就是开仓放粮救济,粮食白送,也就是一口粥吊着命,饿不死也没力气闹事,只适用于小规模(单一府县级别)的灾荒,一旦灾荒规模跨州连府,那就不好使了,因为灾民会大规模流动到有粮食的州府,吃完了就去下一处,没粮食吃就闹事,这么赈灾是赈不完的。

第二种,就是不少宋朝士大夫主张的放任自由……嗯,换到姜星火前世,就是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雏形,也就是黄知府“遇到困难睡大觉”的路数,精髓就是朝廷千万别管,只需要颁布政策给予地方救灾者相关奖励,然后等着其他地区为了谋求灾区高粮价利益,主动输送粮食贩卖,进而平抑粮价就可以了。

跟第一种赈灾思路相比,一旦面临中等规模的灾荒,这招虽然看起来挺不靠谱,但是必须要承认的是,在趋利避害的物价自然调控下,一般还真挺好使,当然了,代价就是会饿死不少灾民。

第三种嘛,便是以工代赈了,荒年以工代赈也不是什么稀罕事,最早始于春秋齐国齐景公时期,《晏子春秋》有一段故事即“齐饥晏子因路寝之役以赈民”,也就是说,当时发生了饥荒,大夫晏婴谏言发仑粟赈济,但齐景公没有同意,当时齐景公正计划建筑一个“路寝之台”,晏婴便假手筑台之名行赈灾之实,他命令下属官吏以高酬雇佣灾民,并加长道路有意宽缓竣工日期,把路寝筑得高大宏伟,让灾民度过了灾荒年岁。

无独有偶,我铁血大宋除了放任不管,也尝试过这种赈灾思路,譬如宋神宗熙宁八年的时候,同样是江南发生灾害,越州知州赵抹奉命前去救灾,他除进行赈灾之外,还招募三万民工修筑城墙,对灾区的民工既发给工钱又发给粮食,等于出了两倍的工钱……当然了,铁血大宋虽然有钱,但是这么多人的工钱,地方官府一时半会儿也凑不出来,所以是走的当地士大夫借贷,而且为了使有钱人愿意借贷,规定由官府负责在赈灾结束后偿还。

在场的士绅都是饱读经史子集的,也确实有很多宋代士大夫家族传承下来的,所以他们很快就想到了宋朝过去发生在江南的赈灾案例。

“莫非,国师还要额外朝我们借钱借粮食来养活这些人?”

很多人开始互相交换起了眼神。

捐几千石粮食,换个“守法士绅”的匾额,是划算的买卖。

可要是再借出去粮食和钱财,作为工酬,那他们可就亏大了。

事实上,这既是经济账,也是以工代赈在清代以前从未有过大规模推行的原因。

便是说以前做工,官府都是直接征徭役,现在做工,官府还得借钱养着你们?那官府为啥不走“自由放任”这条路呢?你们活不下去关黑心知府什么事?

赈灾有三种选择,而地方官员搞以工代赈,就是选了一条自己最惹麻烦的路,除了真的为国为民不怕仕途毁于一旦的好官,没人会这么选。

因为在古代,组织大规模以工代赈的难度是非常非常大的。

在灾难面前,古代的官府人手非常不够,而且通常守土有责,自保都来不及,怎么组织?即便是组织了,灾民里面总会混进来绿林好汉、类似白莲教等教派的教徒、游手好闲的市井泼皮等等,这些人是不会老老实实干活的,不仅不干活,还会起来闹事,甚至要趁机“举大事”。

元末几十万民夫修黄河,来了个“莫道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说白了不就是这么一回事吗?人一多,什么人没有?灾年乱世,还缺想要冒头的英雄汉吗?

所以,想要搞以工代赈,需要两个必不可少的条件,其一是有足够人手和组织、管理能力的官府,其二就是足以镇压任何鼓动灾民闹事的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