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八章 剪刀差与比较优势学说

显然,卓敬已经隐约抓住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本质所在。

面对卓敬的疑问,姜星火不急不缓地逐一答道。

“工业国与农业国相比,多了一个半阶层。”

一个半?

三人纷纷好奇起来,毕竟郑和与卓敬没有读过《哲学通信:异化、新贵族与大明未来社会各阶层精神分析》,而朱高煦也是在六部尚书快要读完信才赶到内阁现场的,并不清楚信件内容。

姜星火继续说道:“为什么农业国变成工业国就能解决人地矛盾,是因为工业国的生产力,或者说创造国民财富的能力,与农业国生产剩余农产品,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而这种概念上区别,我们依旧要用之前分析农业国生产力时提到的‘阶层分析法’来解释。”

……

“陛下,此人假托谪仙之名,行颠覆社稷之事,臣请斩之!”

密室中,黄福勃然变色。

而郑赐此时也犹豫了片刻,委婉地对皇帝说道:“臣以为若是这个‘贫穷的本质是阶层剥削’的说法流传出去,广为天下人所知,恐怕会引起江山动荡……毕竟,实在是有些一针见血了,甚至臣想了半天,都无法从所谓的剩余农产品分配这个角度,找出一星半点的可反驳之处。”

“这相当于为庶民造反提供了依据,陛下请三思。”黄福从座椅上起身,直接行礼不起。

朱棣面色,此时也不太好看。

但他沉吟了许久后,终究还是缓缓地摇头,语气平静道:“爱卿的担忧朕明白,不过,这件事,暂且先搁置吧。”

闻言,两位尚书同时一愣,旋即纷纷低垂眼帘。

郑赐心中冷笑不已,嘴巴张了张,却又将到口边的话吞咽回肚子里。

因为他突然发现,此时此刻的皇帝陛下,似乎比自己印象里的更加宽容。

若是换了旁人来说这种动摇江山的诛心之语,恐怕族谱都不够朱棣撕的。

“罢了,既然陛下不予追究,那么就暂且饶了此人……只不过,陛下切莫忘记臣方才所说的,此人言语,真有颠覆社稷之虞,不可轻视。”良久之后,黄福叹息一声,再次拱手道。

郑赐听到此处,微微一怔,随即目光闪烁,隐晦地扫视了皇帝一眼。

他没有想到,自己刚才准备说的话,结果却被黄福说了。

“朕心中有数。”朱棣淡漠地瞥了黄福一眼。

随即,他站起身,走向墙边,望向这堵看起来不太结实的扩音墙。

朱棣望了几息,仿佛透过墙体,窥伺墙对面另外一个世界般。

姜星火,如果能提出根治人地矛盾的办法,那么朱棣对于他一切出格的言语,都可以既往不咎。

毕竟,人地矛盾是王朝周期律的核心,而如果真的能解决人地矛盾,大明帝国是真的有可能成为打破王朝周期律的伟大存在,这也将成为朱棣本人确立在史书上地位的重要功绩。

日月有明,千秋万代!

……

“刚才我们说过,农业国的主要社会阶层有三个,农产阶层、地主阶层、手工阶层。”

“而工业国与农业国相比,多了一个半阶层,指的便是手工工场主阶层,与被改变的手工阶层。”

姜星火稍稍将《哲学通信:异化、新贵族与大明未来社会各阶层精神分析》的内容给他们说了一下。

三人听完后,消化了片刻。

“姜小友且等一下,老夫有一事不明。”

“卓老夫子请说。”姜星火自无不可。

卓敬率先问道:“你说手工工场,能够吸纳人口,老夫是相信的,关于手工工场主阶层的出现,老夫也认可……但是唯有一点,人地矛盾的根源,其实是需要吃饭的嘴和种出来的粮食之间的矛盾。”

卓敬愈发疑惑:“就算你把人放到了别的地方,那这个问题也没解决啊?反而会随着农产阶层进入手工工场,导致粮食产量进一步减少。”

“不错。”郑和也意识到了这一点,“表面上农产阶层进入了手工工场,转变为了新的手工阶层,可总要有人种地生产粮食,供给所有人的嘴啊。”

“你们想的,确实很有道理,但是我之所以说工业国和农业国的生产力不同,就在于此。”

姜星火缓缓道:“工业国生产力的进步,不仅体现在机器、农业技术进步上,更是体现在工业品海外贸易的工农业剪刀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