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李姑娘可知道, 每年朝廷拨给定城的军需里,照明防城器械是多少吗?”
“一共是一十四万两千条的蜡烛,松明四万一千六十二斤。”张辅抬头看着李小寒半带苦笑半带调侃道, “今年还减了半, 定王府衙快要改蜡用油灯照明办公了。”
“额。”李小寒有点反应不过来, 想象了一下这个画面,哦, 原来这个时候,官府办公,还得是用蜡烛的。那十几万支的蜡烛,到底够不够烧?不够烧的话怎么办?
张辅看李小寒皱眉苦恼的样子,刚刚那谈笑间举重若轻就把白蜡做出来,聪明得不像此间人的形象便破了, “没关系, 我们后来采购了不少蜡烛, 起码明面上是够了。”
李小寒有点不明白, 涨粮价而平蜡烛价?明显粮食比蜡烛更刚需吧?李小寒这样想,便这么问了出来。
张辅认真解释道, “在初期, 粮价可以涨, 影响最大的是平民。有点产业的人自有囤粮, 他们有各种消息渠道, 可以从各种蛛丝马迹中推断出定王有意囤粮。但是一旦他们意识到是定王在主动, 他们反而安心了, 因为他们决定局面再控制之内。”
“然而蜡烛这种必需但又有点贵价的商品, 却不能轻易浮动,因为用蜡烛的都是那有产业的富裕人家, 这些人家一旦感觉到不稳定的气息,他们便可能人心浮动、快速转移财产、开始逃离定城。平民不安,只能不安等待,不会造成太大的动乱;但是这些人不安,他们有能力,便会迅速行动,然后带起平民的更大不安和冲撞,这个时候要维持稳定,需要加倍的付出。”
哦,李小寒明白了,同是必需品,粮价影响的人和蜡烛价影响的人不一样,因此在初期,需要安抚的目标群体也不一样,政治上维持稳定的需要。
不过李小寒还是有点理解不能, “一支蜡烛这么重要?” 毕竟她上辈子没有研究文史,而是在荒山野岭种药材,这辈子又没有太多的条件去了解这个朝代的发展。
“《西京杂记》载:‘闽越王献高帝石蜜五斛,蜜烛二百枚。’,那时候,蜜烛是蜀国上贡的贡品;《唐六典》记载,山南道的贡品里就有蜜蜡和蜡烛;前朝初期有赐烛归院之说,就是在夜晚皇帝与臣子交谈完之后,派遣身边的内侍手持烛火将臣子们送回去。这是一种极高的规格礼仪,能享受的臣子都是心腹之臣。”
“我看民间也有蜡烛,好像并不稀罕。”这么看来,历史是在前朝拐了一个弯,然后本朝发展就更不一样了。
“制烛技术还是有进步的,再说民间蜡烛多为油脂制蜡烛,烧久了油烟大、气味呛人,官府所制的蜡烛多用蜂蜡,还有其他烛方,用起来油烟小气味芬芳,价格自不相同。”
“不过制烛技术再进步,最好的蜡是蜜蜡,那是蜜蜂酿蜜所得,天然的产量不高。因此真正好的蜡烛,价格一直居高不下。”
简陋的厨房中,那一条烛火还在幽幽燃烧,张辅坐在一个简陋的木凳上,越说越放松,也许他也缺一个人诉说。
又或许,这是聪明人之间无言的交流与交换,毕竟他们现在都算手握对方的秘密,一个满身未解之谜,一个悬崖上走钢丝。
彼此不一定说全部,但能说出来的,都是真话。所以不问以往为何,只论今后如何。
“我看你这个蜡烛,色泽洁白,油烟轻少,虽然比不上宫中秘制,但是也是为上等好蜡,能买个好价钱。”
“你准备高价卖出?”李小寒皱眉问道。
“嗯,卖往江南去。那边人有钱,喜欢这些玩意,换粮食回来。”张辅坦白,神色理所当然。
“不用维持稳定了?”
“人心就是如此,你没有,你需要装有,才能维持稳定;等你真有了,你只要亮一亮相,你不必管,任它价格升得多高,都会一直稳。李姑娘这么聪明,自然能明白这个道理。”
“江南那边能换粮?”
“能。这几年风调雨顺,江南那边是粮仓,家家户户粮食囤满仓。”张辅脸上带上了羡慕之色,定城毕竟是西北之地,产粮不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