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一更
石广和梨歌对项目充满了憧憬。
第一期梨歌决定先投入500万。
不过这回她对项目是慎之又慎, 毕竟这回的500万完全来自她的私人钱包,当然要仔细考察。
经过一番慎重的考察后梨歌对这个项目很满意:
第一,从项目定位来说, 蕨麻猪属于小众产品,高端而雅致。
现在有钱有闲人士不都喜欢高端养生吗?瑞士运来的水、青藏高原上盛开的红花、利比里亚平原松林下的黑松露, 什么矜贵吃什么。
他们虽然也吃肉,但讲究的都是有机产品、是黑猪肉, 蕨麻猪正好就是黑猪肉,不是工厂养殖肉。
蕨麻猪来自神秘而广袤的甘南, 这里上有雪山下有森林草原, 藏传佛教之地, 很符合小资们对食材的珍惜向往。
其次, 蕨麻猪的盈利方式也经得起推敲。蕨麻猪项目靠养殖、出售蕨麻猪获利,目前厂里养殖了200头蕨麻猪,一头能够产肉100斤,总共就是20000斤。
按照市面上黑猪肉的价格来算吧, 一斤黑猪肉30-50不等,即使是最便宜的价格, 也是2万乘以30的单价,总共是60万。
何况这只是按照普通肉的价格,要是分拆出售, 下水、五花、猪蹄、排骨这些又都能卖个高价,算下来少说能卖100万。
这还只是200头的价格。
梨歌打算再投钱扩大经营,她投入500万,用作再次购买猪苗、新建厂房这些扩大再经营支出, 算下来就能再养殖2000头生猪,算下来盈利1000万。
投入500万, 一年后盈利1000万,这事不是稳赚?
再看这个项目的主理人石广,他来谈事时风尘仆仆,身上西装裤皱皱巴巴,头上半点发蜡全无,看着没有半点CBD商务男的潇洒倜傥。
可是说起项目来他头头是道,对蕨麻猪养殖过程中的要点如数家珍,眼睛都比平时亮好几个度。
这种人一看就是正儿八经做实业的,投资这类人的项目才让人觉得放心呢。
梨歌这500万可谓是投得志满意得。
她这些年做项目也累计了不少经验,能够判断一些项目的商业价值,并且能够形成自己的判断。
再说系统已经很久没有给她接任务,长久的沉默让梨歌都怀疑系统是不是沉睡失效了。
她现在收入和地位都从系统而来,与其坐以待毙等系统失效,不如趁早为自己盘算,利用从系统那里得来的资金投资一些项目,为自己今后的发展做铺垫。
在遇到系统之前,梨歌觉得自己还是个懵懂大学生,跟很多同龄人一样经过了重压高考之后反而忽然失去了方向,迷茫不知未来在哪里。
可在遇到系统跟着系统的步骤开始经商以来,梨歌忽然发现自己的真正兴趣点——原来经商这么有趣和神奇。
她可以帮别人实现货物从供给到需求方的调度,也可以从中顺手赚到金钱。
虽然因为系统的原因一直在疲于奔命做任务清空账户余额,但梨歌还是从中感受到了不少成就感。
如果系统离开,她也会继续从事商业。
所以她决定从蕨麻猪开始,开始培养自己的产业。
石广也是好运气,正好碰到梨歌的想法成型,两人一拍而合,开始经营蕨麻猪项目。
500万的资金很快到账,石广开始按照企划书上的说明购买猪苗、扩建厂房。
虽然从石广初期的说明中梨歌早就知道这个项目不简单,可当真推进时她还是被这个项目的难缠程度数次惊得咂舌。
首先是购买猪苗。蕨麻猪虽不属于濒危物种,但也只在甘南部分区域分布,目前除了石广并没有别的养殖厂养殖,这就导致购买猪苗太难。
增加养殖2000头,每一头都要从藏民家里购买!
还好厂里已有的200头猪已经到了繁殖季节,可以解决一部分问题。
这一块成本价就花了300万,花了初始投资资金的大半。
平时梨歌都是花系统的钱,那时候她巴不得妙空,但现在是花自己的钱,这感受一下就不一样了:恨不得每一单项目都能亲力亲为。
石广拦着她:“你千里迢迢过来路费都得好多,再者就算你来在本地不识路也找不到门路买卖。”
他给梨歌发自己购买猪苗的视频:有时候跨坐在村民的摩托车后座跋涉下雨的泥泞山路,有时骑马去找赶场的牧民,有时则从苍莽松树林下现场捉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