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翌年, 过了忙碌的正月,乡野醒了春,村里开始春耕播种。

萧护去城里拉了一车子农具家来, 庄子里又买了四只幼猪, 两头一公一母的小羊,牵了一只凶悍的看门犬拴在门口。

鸡孵了两窝,十二只;鸭子养了二十只。

庄子上空荡的牲口家禽棚一下子便热闹起来了。

出了正月,做席面儿的人家少, 也就二月二龙抬头的时候热闹了一朝。

萧元宝与蒋夫郎各接了一处活儿,蒋夫郎去的是邻村,一处五桌子的席面儿;

萧元宝则是就在本村上, 接了个三桌子的席面。

过了这一茬, 就再是没消息听到谁家有做事的苗头。

萧元宝落了闲, 得空翻着祁北南给他带回来的那本江南食谱, 整好春日里野菜生得好, 有食材, 他便自练手学做学菜谱上头的菜。

素日里去挖野菜的时候, 多摘了些新鲜的草回来, 喂两只小羊羔。

庄上新买来的两只小羊羔毛发卷卷,白乎乎的, 两只眼睛黑溜溜的十分灵动,瞧着可爱。

萧元宝以前少有见到养的活羊, 如今得了新鲜,很是喜爱。

偶时还拿家里地头的鲜嫩小菜喂羊。

庄子上的日子恬淡, 却又热闹, 萧元宝觉得很是舒坦。

就是可惜了祁北南,日日要去县学读书。

这日, 萧元宝去了一趟工匠家里,把自家那块拖做了两个多月的牌匾给领了回来。

早该做好的,奈何过年,木匠今儿忙,明儿也忙,一直就拖到了三月初。

“萧元宝。”

抱着块裹了黑布的萧元宝从村道上返家去,便听到一声唤。

他回过头去,竟然是王朝哥儿。

王朝哥儿已然长到十三岁上了,他抽条儿的快,个子高,面白,且还匀瘦;

身上穿着一件青绿细布交领,腰间挂了两只流苏香囊,瞧着不说派头,但也怪体面。

朱庄头儿不是甚么恶人,反倒是待秦氏娘仨儿厚道。

连王朝哥儿这般并非亲生的,也养得不差。

两人虽都住在村子上,可一个村东,一个村西,若不刻意约见,还真不容易碰到。

萧元宝已经许久没见过王朝哥儿了,他心中算了算,起码是按年算的。

为此在这里撞见王朝哥儿,萧元宝很惊讶。

“听说祁北南中了秀才。”

王朝哥儿走上前来,扫了一眼萧元宝抱着的牌匾,道:“萧家也从农户做成了庄户,恭喜啊。”

萧元宝眸子里起了些好笑的意味:“你这一声恭喜可不好得啊。”

王朝哥儿看着萧元宝那张笑眯眯的脸,早是寻不见一丝幼时的怯弱。

他道:“你也别太得意,便是农户变庄户,那也终归不过是泥腿子人家。”

“我往后便不再这小村子上过日子了,朱庄头已经联络好主家。我要去金陵了!”

王朝哥儿眸子间满是出人头地的光,得意的与萧元宝道:“金陵姜家,姜相公得了升迁,如今已是正五品官员。姜郎君又中了举,姜家势头大好。”

“金陵那头繁荣富庶,吃的、用的、耍的,数不胜数,教人眼花缭乱;满街都是上好的绸缎,绫罗,岭县这边数金难求的香料,簪子,不过是金陵那头淘下来的不时新货。”

“你也莫要小富即安,他时若有机遇,走出岭县这般小地,去那些繁荣的地方好生瞧瞧,也开开眼界。终日围着个灶台打转,烟熏火燎的,本就不多的颜色都教熏没了。”

萧元宝面上的笑容不变,这么些年了,王朝哥儿还是那个王朝哥儿,说起事和物来,怪是吸引人的。

小时候听他说县城里的吃的玩儿的,他听得心头向往得紧。

王朝哥儿是还又长进了不少,都会遣词造句了,比以前说得更好了。

只不过,时移世易,他已经不是以前那个甚么都不知,甚么都不懂的无知幼子了。

他道:“那我也恭喜你。”

“只是姜家这般前途无量,金陵的官宦清流,我有一件事不明。”

萧元宝眨了眨眼睛:“朝哥儿,你是以甚么身份去姜相公家里的呀?”

王朝哥儿微怔了一下。

“我、我习得了做茶,插花,还学会了些字;只要去姜家熬上几年,将来是有机会做管事的。”

萧元宝点点头:“若是能在高门官宦人家做个管事,确实也是个好前程。只是姜相公那般几代的官宦之家,府邸上多是家生奴仆吧,这些人自小就生在高门人家,不知事的时候就耳濡目染的学起来服侍人的功夫,外头的人应当很难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