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五章 方才的打草惊蛇,为的是此刻的图穷匕现

他们这些有过沙场厮杀经验的老兵还有将军们都很清楚,对于缺少骑兵的大宋军队而言,弓箭手在战场上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现如今射程得到了极大提升的板弓手们,在他们那超远射程的弓箭下,可以提前两到三轮箭雨,重挫敌方。

亦可以用他们那远程杀敌的箭雨,掩护己方的将士,能够及时脱离战斗范围,而阻隔敌方的追击。

师尊赵佶没让高璋离开,高璋就只能老老实实地站在师尊赵佶的身边。

听着这位师尊时不时发出夸张的低呼声,时不时还会像个好奇宝宝一般询问一些对于军迷而言,十分低端的蠢问题。

但是高璋当然不会去鄙视师尊对于军事缺乏了解。

毕竟浑身才艺的师尊,虽然没有军事方面的天赋,可终究他能够对大宋的军演上心,念念不忘他爹神宗皇帝想要灭掉西夏,光复旧土的梦想,这就是一个好现象。

给他多科普一些军事知识,让他对于大宋武贲多一些了解。

就越能明白,大宋军事方面的每一场胜利,有多么的来自不易。

千万不要听那些闲得蛋疼的文臣瞎鸡儿乱扯,甚至为了息事宁人,愿意拿大宋的土地和财帛去换取片刻的安宁。

财富永远买不来和平,唯有一只精锐的无敌之师,才能够用铁腕手段,摘取和平的果实。

这就是国虽大,国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这一场春季大阅,从清晨,一直持续到了午时末,这才堪堪结束。

对于这一次大阅兵,官家赵佶相当的满意,对此次春季大阅的负责人高俅以及一干武臣,大加赞誉。

又赐下了不少的赏赐,不仅仅赐给这些官员,就连那些参加此刻春季大阅兵的将士们也都同样获得了丰厚的奖励。

……

目光一转,赵佶再次看向了站在跟前尚未封赏的高俅、高璋父子二人。

张口欲言,突然若有所觉地朝着左右一番张望,就看到了那些臣工之中,那一张张羡慕嫉妒恨的嘴脸。

这让赵佶顿时了然,抚着短须,打量着这对父子,心中已然有了计较,旋即露出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

然后大宋官家就开始对那高俅这位玩球太尉一顿猛夸,文武双全,既善治军,又明军略,不然也生不如高璋这个文武双全的好娃娃。

这一回春季大阅能够圆满成功,他高俅与其子高璋皆有功勋,朕不能不重赏之。

“故尔,朕有意授高爱卿为同知枢密院事,不知列位爱卿,以为如何?”

就在官家赵佶刚刚吐出了同知枢密院事这个官职之名时,莫说那一干文武顿时哗然不绝,就连高俅自己都有点懵逼。

官家这莫不是脑子有点烧?自己可是武臣,大宋至今,武臣转迁入文臣的可是极其罕见。

就想想当年的狄青,武臣的身份,居然入枢密院,要知道,枢密院一直都是精通军略,或者是自以为精通军略的文官自留地盘。

结果这位狄青大佬频频被文官们排挤与打压,甚至是弹劾,总而言之,连狄青家的狗脑袋上都长了角,甭管真的假的,屎盆子必须要往你狄青脑袋上扣。

自己可是武勋都不足,完全就是靠着官家的恩宠,以潜邸旧人的身份,随那刘仲武上战场蹭了功勋回来,这才得以位居武臣之首。

现在官家你想要把我塞进文臣视为禁胬的枢密院,这踏马是觉得老子活腻味了还是咋的?

高璋同样一脸懵逼地看向亲爹,当看清楚了亲爹那震惊的表情,迷茫的眼神,暗松了口气。

还好,亲爹没有大脑塌方小脑失衡,那这应该就是昏君师尊一厢情愿的骚操作,但他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

此刻,一干臣工纷纷站出来,言辞激烈的表达了反对,认为按照大宋的惯例,武臣就不能进入枢密院,这可是祖制。

当年的狄青虽然也功勋卓著,但是,他自己同样也清楚,自己承担不了这个重任,所以才会主动请辞。

就连狄青那样靠无数大功劳一步步硬爬上来的大宋名将都承担不起这样的责任,呵呵……

大家都很清楚,高太尉也绝非善良之辈,所以,话绝对不会说全,只谈祖制,要么就拿其他人举例。

意思就是我们并不是针对高太尉你,而是祖制如此,我们只是就事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