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三章 有史载以来的第一次正步大阅

可是此刻,有了那些鼓声的掩盖之后,原本只是窃窃私语的那些臣工不自觉地提高了嗓音。

而他们此刻议论的中心,正是那位小小年纪,却已然披上了紫袍的高璋,说起来,还是因为这段时间广为流传的那些流言蜚语。

说是这位神童状元家学渊源,承其父之衣钵精通军略,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独创出了前所未有的练兵之法。

而今次的春季大阅,这位神童状元出入殿帅府出谋划策,可是出力不少。

不过这些流言蜚语,落在了那些官员的耳朵里,大家并不认可。

甚至觉得,这十有八九是高俅这位靠玩球上位的太尉,为了捧自己亲儿子,到处瞎鸡儿胡说八道。

至于有些武臣信誓旦旦地表示,高璋的确有好几把刷子,听到了他们这些斯文的读书人耳中,都纷纷露出了意味深长的表情。

你们这帮子粗鄙武夫,想必是连拍马屁都不怎么会,看到了那玩球太尉在那里吹捧自己亲儿子。

你们这帮子除了舞枪弄棒,就是好勇斗狠的殿帅府将军们,自然分辨不出那高俅父子的庐山真面目。也就同流合污,无脑一波吹。

刘仲武,此刻已与一干武臣站起了身来,都纷纷朝着正朝着这边行来的方阵望去。

刘仲武颇有些紧张,不为别的,就是因为自己的亲儿子刘琦,现如今就在这支刀盾手方阵里边,作为分队长,行进在最前方。

为了这个醒目到足够风骚的位置,可以说是不少的年轻将领为此差点打破了头。

可最终,自己这位成日往那高太尉府中溜达的亲儿子刘琦,最终以最标准,最帅气的步姿与军姿,获得了一干将军们的一致认同。

当然,这里边,自然也少不了高璋的功劳,二郎刘琦可是告诉过自己,他屡屡前往高太尉府邸,为的就是能够在高璋这位少年练兵大家的跟前获得指导。

毕竟,这种军姿、步姿,甚至是耍刀,举枪,握旗等动作,皆出自于高璋之手,没有人比他更懂得其中的诀窍。

这让刘仲武不禁暗暗庆幸,这位过去在一众年轻子侄里边,显得自信到有些桀骜的二郎。

居然能够与这位深得官家青睐的珪璋贤侄相交莫逆,甚至还能够向这位比他年纪还小上好几岁的少年虚心求教,这当真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

而高珪璋,那么小的年纪,不但说话行事,皆无稚气,甚至你跟他深入交流之后,能让你彻底忘记他的年龄和他那稚嫩的嗓音。

当真不愧是能够以十一之龄得中状元的神童,也难怪能得官家如此喜爱,入仕不足一年,已然赐紫佩金鱼袋。

……

官家赵佶自然也不会像那票粗鄙武夫一般站在那里东张西望。

而是维持着大宋官家的威仪,继续从容安坐着,等待着那刀盾手方阵的到来。

就在那支队伍,距离官家赵佶等人所在的观阅台以及点将台不足百步之时。

原本还有些忐忑的高俅,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亲儿子所在的方向。

然后举起了手臂,做出了手势。

原本那颇为震撼人心的鼓声,陡然之间,全部停滞无声。

这让所有人都一脸懵逼,咋的,鼓都敲坏了?又或者是太尉高俅下达了错误的军令了?

官家赵佶也不禁眉头微微一皱,看向斜前方点将台上的高俅。

当真是都不知道应该说点啥了,你高卿家可是大宋武臣第一人,怎么能够犯这样的错误,单这一点,你就远远不及你家那小高。

官家赵佶,终究顾及高俅作为本次大阅的主持者的颜面,没有作什么表示。

结果却看到了顶盔贯甲的高俅,再一次举起了手臂。

“咦,官家您看,那支队伍,居然丝毫不乱……”

耳畔传来了杨戬的小声提醒,官家赵佶略一扭头,就看到了那支数百人的方阵,仍旧在前行,即使已经没有了鼓声。

可是,他们踏步的节奏,却仍旧显得那样地矫健有力,丝毫不乱。

这下子,不论是观礼台上的大宋君臣,又或者是那些被隔阻在校场外的东京百姓们,纷纷闭上了窃窃私语的嘴。

这一支队伍,排头的二十五名士卒手中都握着一杆旗帜,在更前方,则是一位旗手,握持着一杆更大一些的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