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八章 师尊你与耶律延禧当真是绝配

赵押班听到了马车内传来了高璋的吩咐声,答应了一声之后,便钻进了马车。

“方才我见赵大哥你似乎满脸疑惑,似乎不清楚高某为何如此做。”

赵押班听到这话,赶紧表态道。

“公子,下官的确有些不太明白,当然,下官也知晓,公子深谋远虑,您这么做,必定有您的道理。”

“赵大哥您可真是抬举我了,这件事情,其实我也是临时起意,现在无事,咱们正好聊聊。

毕竟之后,倘若此事能成,还需要你们皇城司的配合……”

大宋与那西夏几乎一直都处于敌对关系,虽然在相当一段时间西夏在军事上处于相对优势,但在经济上对宋朝依赖性非常强。

西夏疆场全在西北,物资产出很匮乏。茶、丝织品、粮食、香料、漆器、铜钱、银等都无法自主生产。

在两国的和平期,宋朝还愿意与西夏互通有无。

因为幽云之地被辽国占据,宋朝要加强国防建设特别是骑兵部队建设,西夏的战马是个大宗来源。

比如北宋庆历二年,有一次官府一次性向西夏购买了两千匹马和一万只羊。

但是随着两国之间关系交恶时,那么国家层面的贸易断绝,自然就只能依靠那些商贾,通过关系,动用手段,进行各种物资的走私。

甚至是绕道辽国,进入西夏贸易都有先例。

毕竟,商人逐利,为了丰厚的利润,也敢冒着失去性命的风险去做。

倘若大宋与那西夏之间的贸易完全禁绝状态的话,西夏莫说百年,就是十年也撑不住。

可惜,大宋的商贾,就是这么屌,管你们是辽国还是西夏,老子想做生意就是要做。

何况大宋官员不禁经商,就导致了一个巨大的问题,大宋的商贾之中,敢于去搞走私贸易的,相当多数,都是有背景的。

而高璋想要做的则是,利用段仲平这位与西夏南部地方官吏的关系十分融洽的大宋豪商来搞事情。

说个最简单的例子,那就是,先让他通过各种骚操作,跟那位此刻被软禁于驿馆之中,犹如聋子和瞎子一般的西夏使节搭上线,套上关系。

让西夏人明白,他是一位与西夏心心相印,愿意与西夏协手,共同富裕的优质豪商。

第二就是,希望他能够私底下跟那西夏南部的那些西夏诸部首领与西夏官吏交道。

高价采购棉花,不管西夏能够种植多少,他就吃进多少。

什么三五百万斤,便是三五千万斤,都不成问题。

毕竟,纺织出来的棉布,可以大量地在市面上销售,也可以远销海外,例如辽国,又例如高丽和倭国那些冬天冻死狗的地区。

至于为什么要这么干,第一就是,争地,你想一想,一斤粮食才多少钱?

……

棉花这玩意,好歹属于经济作物,经济价值自然是远在粮食之上。

可问题来了,西夏原本就缺粮食,主要还是依靠南部,以及中部地区的耕作来收获粮食,甚至还需要通过走私来进口。

所以,作为西夏国的国主,李乾顺肯定不乐意,可问题是,刚刚及位还没几年的李乾顺,现如今暂时还不能完全地掌控西夏诸部。

而与大宋秦凤路接壤的那些党项部落,倘若真的起了心要发财,种植棉花来出售,自然可以赚得钵满盆满。

当经济作物的种植开始侵蚀粮食作物的种植,只能导致西夏更加的缺粮。

作为西夏的那些贵族王公,部落首领他们当然不会缺粮食。

可是下面那些贫苦百姓呢?一旦粮食价格居高不下的情况下。

要么就扬杆子扯旗子造反,要么就逃往可以填饱自己肚子的地方去。

西夏本就人口不多,虽然号称有五十万大军,主要还是那些党项部落几乎全民皆兵。

而那些供养他们的,生活在当地的汉民耕作生产粮食来供应他们。

当那些当地的汉民因为缺少食物而不得不离开之时,那么西夏还能够继续维持他那么多的兵力吗?

总而言之,虽然高璋没有办法去解决西夏,但是他却可以通过各种手段去给西夏制造问题。

“……所以,弟子以为,西夏使节我大宋肯定不能杀之,若是杀之,必会坏了我大宋仁义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