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土地兼并
上官庭芝确实干了一件很要命的事。
这件事就连李钦载如今的地位,他都不敢轻易对李治说,因为太敏感,牵扯的皇族,官员和世家太多,一不小心就会成为众矢之的,那时放眼望去,天下皆敌。
李钦载没想到上官庭芝这么有种,不知该夸他天生正义,还是缺心眼儿。
如此要命的事,是可以在奏疏里堂而皇之说的吗?
你真以为满朝文武都是翩翩君子,说错了也不要紧。
牵扯到他们的利益,便是不共戴天的仇人,那些既得利益者恨不得杀了你全家。
土地兼并,历朝历代无法根治的顽疾,王朝衰落,改朝换代,它都是最根本的原因。
华夏数千年以来,无数良臣贤相为了解决土地兼并问题而绞尽脑汁,然而不管他们如何努力,最好的结果也不过是延缓土地兼并的速度,让王朝的国祚多存留数十上百年。
权贵兼并土地的结果,一定会导致王朝衰败,活不下去的流民揭竿而起,将那些圈占了大量土地的权贵和地主推翻。
改朝换代之后,新的利益阶级产生,天下的百姓暂时得到了土地,然而新的一轮土地兼并又渐渐开始……
历史,就是这么一个又一个的怪圈,这些怪圈周而复始,华夏上下数千年历史,出了那么多圣贤和明君,他们难道不知土地兼并的危害?
他们当然清楚,但他们无可奈何。
因为这是整个阶层的利益,纵是高高在上的帝王,也不敢轻易触动,一旦被既得利益者察觉有人要对他们动刀,他们会疯狂反扑,将触动他们利益的人撕成碎片,皇帝也不例外。
李钦载很清楚前世的历史,大唐国运走下坡路,最初是因为府兵制的衰亡,而府兵制为何会衰亡,根源问题还是由于土地兼并。
为国厮杀,为国戍边,熬到退役归乡,发现自家的土地没了,被权贵们以各种合法或不合法的手段强行买去或是侵占,谁还愿意当府兵,谁还愿意为这群侵占了自家土地的仇人上战场厮杀拼命?
大唐的府兵多数是农户世袭的,父传子,子传孙,他们当府兵的基本前提是,他们是农户。
如果土地都没了,农户沦为流民,携家带口四处流浪,朝廷官府上哪儿召集府兵去?
这便是大唐府兵制衰亡的根本原因。
后来大唐改府兵制为募兵制,兵仍然是兵,但他们上战场厮杀的动力不再是为自己挣永业田,而纯粹是为了当兵吃粮,这样的兵能有几分战力?
大唐国运渐衰,藩镇节度使各自拥兵自重,历史上最耀眼的朝代终究难逃亡国的命运。
很不幸的是,历史上大唐的土地兼并问题,府兵制衰落问题,就是从李治和武后开始的。
李钦载以为自己大约要到中年以后,这些问题才会渐渐浮出水面,没想到上官庭芝已经发现了危险的苗头。
现在李钦载终于明白为何老爹说帮不了上官庭芝。
确实帮不了,因为上官庭芝捅了马蜂窝。
这种事是不能拿到台面上说的,朝堂上的文武官员们屁股底下都不干净,只要当了官的,或多或少都会用各种手段买下民间的土地农田。
包括崔婕在内,当初李钦载在高句丽时,与薛讷合作买卖收到了红利,崔婕都拿出了大半去买地。
不仅是渭南县,不仅是甘井庄,崔婕得意洋洋地告诉过他,关中好几个州县附近,她都花钱买了不少土地。
李钦载自家尚且如此,别的官员权贵家可以想象是何等的严重。
上官庭芝公然上疏,提出土地兼并问题,事情确实很严重,这一道奏疏平白为他增添了无数敌人。
想救上官庭芝,怎么救?递绳子还差不多。
昨日听到浔阳侯之子说,上官庭芝可能会被调离长安,任歧州刺史,李钦载现在想来,恐怕事情没那么简单。
有人对上官庭芝起了杀心,长安城里无法除掉他,影响太大了,但调离了京城,到了歧州那个地方,或许便有许多要命的圈套等着他了。
不一定是刺客暗杀,更要命是辩无可辩的构陷栽赃。
韦小宝在平西王府是怎么干的?
地里挖个坑,埋上金刀玉玺,吴三桂吓得差点上吊。
上官庭芝也是如此,很难说别人会不会用这么下作的法子对付他,只要给他安一个无法辩白的罪名,上报到长安,上官庭芝这条命怕是要交代了,整个上官家族都会被卷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