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四章 咱们的背后可是南京!长安就在我们的前方!
崇祯四十七年,大年初一。
南京,莫愁湖。
王忠孝已经在爱妾杨小环的伺候下换上了崭新的红色战袄,套上了黑色的胸甲,挎上了马刀和燧发手枪,一副“枪骑兵”的打扮。
他其实从来都没有相信过什么“划江而治”,就是后世的历史书上白纸黑字写了,他现在也不会答应!
虽然他没料到清军会在大年三十出兵来偷袭南京,但是军事上的准备,却一刻都没有停止过。
在他和卢三好、陈永华等人联手拿下南京后,各种战备措施就立即开始了。从应天府下辖的几个县招募新兵的工作一直在全力推进,在刘进忠拿下江浦、六合后,王忠孝又将新兵招募重点转移到了江北淮西。
在招募新兵的同时,广东那边的讲武堂学士和老兵也被不断抽调到南京这边来。虽然南京和广东之间的陆上交通因为清军江西大营的存在,而非常不便,但是经由海路北上的交通线,却因为一种神奇的默契而没有被切断。所以王忠孝依旧可以通过这条江海生命线得到来自广东的支援。
不过施琅的长江水师不封锁南京也不等于闭着眼睛放行,人家也是要拦路收费的,要收费就得登船检查。要真是一船一船运兵运军火,让施琅的人发现了,那还不得在长江上开打?
而且,王辅臣也不放心把大批的军队和军火交给郑“精”海运……天知道这个人精会把王家的军队、军火运去哪里?
因而这几个月里面陆陆续续走水路运来的讲武堂士官、粤军老兵和各种军火的数量也不太多,但还是足够王忠孝把一个整个淮军协按照广东新军的标准组建起来。
部队被组建起来以后,就是各种各样的加急训练了!什么队列阵型,什么实弹射击,什么筑垒训练,什么野外拉练,那可是一样都不能少!
另外,王忠孝还给自己组成了一个由周昌、王全、王安和郭金宝四人领衔的参谋团。
这四个人各有分工。
其中军事天赋极高的周昌管作战,他虽然不是行伍出身,但是却熟读各种兵法,还跟着图海偷学了八旗兵的战术战法。而到了广东后,王忠孝又让他参与讲武堂的管理。让他边学边干,把王家父子的那四板斧(马、步、炮、工四板斧)全都学会了,还参与了讲武堂教材的编纂。
当然了,王辅臣和王忠孝搞出来的那些新战术,包括枪骑冲锋、步兵排队枪毙、散兵冷枪、步枪火枪方阵、挖壕筑垒枪毙、挖壕放炮攻城、和马步炮工协调等等,其实都是些皮毛,所以掌握起来也不困难。
在他抵达南京后,王忠孝立即代表王辅臣封他为南王府左参军,还让他亲自带来几个广东讲武堂一期、二期的毕业生当了参谋,支楞起了一个参谋司。这些日子就在南京周围到处转悠,画地图,看地形,差不多已经将南京城周围的山川河流都吃透了。
而由王辅臣、王忠孝两父子带出来的“老行伍”王全、王安管则主管训练。
王全负责训练王忠孝的亲兵营,同时兼任亲兵营参将——这是个精锐“合成营”,用得是广东新军军制,拥有四个火枪队,一个骑兵队,一个炮兵队,一个工兵队,一个辎重队,总共一千五百余人。其中老兵的数量占了大约一半,剩下的也都是淮西壮士!
王安则官拜负责“淮军”其余三个一千二三百人的步军营的训练——这三个营都是由四个火枪队和两个长枪队组成的,没有大炮,不过装备的火枪也都是燧发枪,火力还是很强大的!
不过这三个步军营里面的新兵较多,训练还没有完成,用起来得小心一些。
祖传的火器专家郭金宝现在也跟着王忠孝来了南京,他是王忠孝的火器总管,就管那个隶属于“李中堂亲兵队”的炮兵队,这个炮兵队总共有一百几十号人,装备了六门三斤“红衣小炮”(缩小的红衣炮)和四门可以发射二十四斤炮弹的冲天炮(臼炮)。
这个郭金宝原本是想跟着王辅臣、王忠孝到广东混个县官当一当的,可没想到被骗到广东后就直接成了广东讲武堂的“郭老师”,专门教底下的士官放炮、打枪、配火药。
不过他总看着自己的学生建功立业也手痒了,所以这回就死皮赖脸跟着周昌一起来了南京,现在当了南王府的火器总管,从郭老师变成郭总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