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盘点十大名医,长寿的秘诀(十五)
的确是没有白写!
看到了后世的太平人间,听到了自己的工作被赋予的意义,宋慈的脸上泛起了笑容。他拿起刚刚记下来的手稿,向宴席上的同窗们辞行。
诸位,宋某忽然想起来要添补一些书中内容,先行告退,还请诸位谅解。其他人自然都连连表示不打紧,宋提点还是回去忙正事要紧。
大家都知道,他回去肯定是要把今天在仙画里受到的启发写到《洗冤集录》里,大家又是佩服又是羡慕,全然没有之前的不屑。
也有许多的古代有识之士,将自己的注意点放到了后世热闹又祥和的夜晚上。
李世民感慨:没想到后世连晚上都这么的热闹,简直和白天全无二样。
长安的上元灯节也很热闹,东西两市人头涌动,但平时的晚上严格执行宵禁制度。而看后世的夜晚,似乎一直都是这样热闹,并不是一天两天。
身为掌权者,自然知道为此要付出多大的代价。
但是,他们街道上并未看到巡逻的安保人员。李世民陷入到深深的疑惑当中。
在秦朝,同样一位姓李的男子正在反复的琢磨这句话,“司法的尊严,法律的权威,国家的公信力……
这自然不是别人,而是法家传人的李斯。和他同样陷入到沉思中的还有正在思索自己心中王道的扶苏。
后世,似乎并不拘泥于是儒还是法,他们既强调教化与人性良善,但也重视律法,认为法律的权威不容挑衅。
扶苏将这一点记在了心上。
… …
【世界法医学鼻祖,维护司法尊严的宋慈,名列古代十大名医榜,实至名归!】
【下一位,同样是鼎鼎大名。】
【他的书还被写成了歌曲,十分魔性。】一段让古人听上去十分古怪的音乐响了起来。一个男声含糊不清的唱道:
“马钱子决明子苍耳子还有莲子黄药子苦豆子川楝子我要面子”
“用我的方式改写一部历史”①
但现在听到的这种曲风,却更是突破了他们的想象。
所有人:....
脸上的表情活脱脱就是一个囧字。
这到底是唱了些什么啊?!
【对!这位就是写了《本草纲目》,被后世称为“药圣”的李时珍!】
… …
明朝。
友人和在场的弟子以及李时珍的子孙辈们都纷纷站起身,向他祝贺。
恭喜东璧。
恭喜师父!
李时珍呵呵的笑出声,只觉得此生无憾了,过去几十年到处寻药的艰辛也似乎如云烟一样散去。只有他刚满十岁的曾孙好奇的问:“曾爷爷,刚刚那乐曲是你写的吗?”
为什么听上去那么奇怪?
李时珍的笑容呆滞了那么一瞬:...不是我!别乱说!他也不知道那乐曲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注意!医圣是张仲景,药王是孙思邈,而药圣则是李时珍,不要搞混啦。这个称号,也能看出李时珍在中医史上的地位,是非常高的。】
【李时珍出身于一个医学世家。他爸和他爷爷都是医生,按照古代子承父业的习俗,李时珍自然而然也就成了一个医生。】
【当然了,那个时候当医生不是最好的选择,科举出仕才是。李家虽然在杏林里颇有名气,但终归还是想要改头换面,成为官宦之家。于是李时珍的年轻的时候也曾寒窗苦读多年,想要考取功名,无奈三次考试三次落榜,最后一次还生了一场大病,从此大彻大悟,不是,从此看透了自己可能就没有当官的命,于是就乖乖的跟着父亲转向了医学之道。】
青年李时珍垂头丧气的从府衙放榜的地方离开。
新的举人名单里依然没有他的名字。
他和同窗饮酒消愁:“可能读书出仕这条路就是不适合我吧。”
刚回到老家,李时珍因为心情的波动和受了风寒,一下子就病倒了,在床上足足躺了一个多月,消瘦非常。
父亲,我觉得我不是读书的这块料。”病床上,李时珍拉着父亲的手,诚恳的道:“我也不想再参加科举了。我自幼就跟着你在外面行医救人,不如,您就传授我真正的
医术吧,我也想成为悬壶济世的大夫。
李父叹了一声,看着瘦到脱相的儿子,最终还是点了点头。【这是李时珍的不幸,但却是中医学的大幸。】
三国。
当过郡守后发现自己实在不适合的张仲景深有同感:“有的人适合出仕,有的人适合行医,不必强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