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农业大学之旅(六)

刘邦和萧何在泗水亭边的小山坡上看仙画,一起跟过来的还有和刘邦交好的樊哙。

几人看到这么多用小麦面粉做的美食出现在天幕上,都不约而同的咽下了口水。

樊哙揉了揉肚子,觉得自己又饿了。

他是屠夫,平时吃得已经比普通人家要好很多了,有的时候偶尔能吃三顿,有的时候还能吃上点肉。在之前吕太公的宴席上,他一人就啃了一个大猪蹄子。

可以说,肉食是他的最爱。

至于麦和粟,樊哙是不得不吃。

麦饭就不说了,难吃。麦饼也不咋地,捣烂一下隔水蒸出来和麦饭的感觉也差不多多少,为了便于保存还要做得更干一点。

看了路小柒的介绍后,他才知道原来麦子不是不好吃,而是他们一直没找对方法来吃。

“刘季,你别折腾你那什么水车了,赶紧去搞个石磨来。”他用手肘撞了撞刘邦。

刘邦倒下来:“石磨在郡城里面就有,不过好像样式有点区别。”

他拿树枝在地上随便画了起来,将仙画里的样式记好,然后叹口气:做一个也是做,做两个也是做,等我把水车做出来再来做石磨。

他现在觉得简直是自己给自己找事干,像之前那样每天喝喝酒不好吗?

真是闲得!

【汉朝的时候石磨逐渐被推广,而到了晋代,有一位无名人士发明了水磨,即用水力推动的石磨,民间开始有了磨坊,从此才可以大批量的将麦子呀豆子呀之类的主粮磨成粉。看到没,没有水车的发明也就没有水磨,这就说明只有科学和不断涌现出来的科学发明才能改变世界!】

一座木头房子坐落在河边。

大大的水车在屋外转动,带动了屋内连着的轴承,以及底下的石磨。

有人将一筐筐的麦子往入口处倒,麦子进入到石磨里,迅速被水力带动的石磨碾压成粉末,从出口的槽泄落下来。

任谁都能看出来,这样的水磨坑比家里的小石磨能一次处理更多的粮食,而且还完全不需要人力和牲畜来转动,只需要用水就行。

扶苏立刻出列:“父皇,儿臣以为应该广召工匠,命宫中尚方研制此物,然后推广至民间。”

之前看到水车的时候他就

想上疏,但是宫中尚方如今任务繁重,制纸、制农具,忙得不可开交,他就想要放一放,稍后再议。但现在看到水磨坊,扶苏以为这也同样是一件极其重要的事情。

李斯却有着不同的意见:“现在的麦,产量远不如粟米,若是在民间推广此物,恐更多的人会种植麦,而放弃粟,影响到大秦的赋税和军粮。微臣以为此事可以稍后再议。”

扶苏摇头道:“相国此言差矣。民众并非愚笨之人,自然能清楚自家每年要交的税赋,再加以秦吏引导,不会出现太大的问题。且水磨坊既然可以磨麦,自然也可以磨粟和菽等物,更何况水车对灌溉很有效果,儿臣还是觉得应该让宫中先行研制。

李斯语塞。

他和扶苏向来政见不是很合,刚刚也是习惯性的就想要出来反驳,却没想到对方这次在理。

他看了一眼扶苏,在心中叹气。

想让陛下改立太子,想来是不可能的。现今之计,唯有让自己适应扶苏。不过呢,也不能和扶苏走得太近,毕竟陛下还正逢壮年,想必不愿意看到自己的臣子和继承人走太近。

李斯在一瞬间心里转过了八百个心眼。

哎,想要永远位极人臣,可真是难呐。

赢政这次对扶苏颇为满意,言之有物,没有被资历更深的臣子牵着鼻子走,很好。

他允了扶苏的建议。

几期仙画下来,大秦境内的工匠竟然成为了最抢手的人才。

有工匠愁苦不堪,生怕自己是被抓了徭役。

但也有工匠抱着或许一朝发达的心思,迅速的当地吏目这里挂上了名。

【可以说,一座磨坊就是一座粮食加工厂。还有一个说法是水磨起源于唐朝,因为最早的文献记载就是唐朝的甘肃水磨。唐朝的时候磨坊已经被发展成为了一个生意,你们想想,长安城鼎盛时期人口上百万,每天需要消耗多少粮食?这个粮食加工的生意是稳赚不赔的,很多大户和权贵们都喜欢投资磨坊。还因为水源的问题经常和农民起冲突。】